社論/大眾交通運輸工具需要傾聽民意

  • 2016-05-31
 交通便捷已經是一個文明國家的基本要求,民眾可以接受因為天候異常或機械故障所造成的延宕,卻很難明白為何發生有錢不能搭乘的窘境,馬祖因地理特徵,受限海空交通的難題,對於交通的困頓更是心中之痛,幾乎也成為每一位政治人物上台前提出政見的必載課題。
 但回家的路難行並非馬祖獨享,台灣大眾公共運輸工具近來亦飽受批評,馬祖航線有民眾跳上航空公司櫃檯;有立委在質詢台指責普悠瑪花東居民一票難求,台東縣長更要求部分普悠瑪車次不要停花蓮,讓台東民眾有票可以回家;日前西莒也有民眾因為上不了船班而上網指責,這些種種都顯示公共運輸早已必須擺脫老大心態,傾聽民意做出變革,無法滿足食衣住行中的基本行的需求,民眾自然會發出不滿的聲音。
 普悠瑪火車開通後受到民眾的高度歡迎,搭乘普悠瑪去台東比原先的一般火車班次快了近三分之二的時間,從台北到花蓮只要二個多小時,到台東則是三個半到四小時,與過去動輒八到十小時的交通時間相較幾乎天差地遠,加上花東的空中航班有限、票價高昂,搭乘普悠瑪幾乎是最好的選擇。無奈開航至今,幾乎讓花東民眾罵聲連連,一票難求的困難幾乎跟馬祖一致,台東縣長要求部分航班不要停靠花蓮,方便台東人返鄉訂票,花蓮立委蕭美琴則要求台鐵試辦實名制或身分證購票,讓花東民眾擁有一定的購票保障。
 而這樣的建議台鐵研擬六個月後,預計今年端午節開始試辦花東縣民實名制乘車,旅客須持U、V開頭的身分證明文件到8個指定車站購票,購票方式採人工售票,1張證件限購去回程各1張車票,每人限持3張不同身分證明文件購票,不得重複購買。台鐵也會在車票票面加蓋U或V開頭身分證號戳記,並註明末3碼身分證號以資識別,列車長也得以在車上查驗票時,一併查驗旅客身分證件。雖然只是試辦性質,但依然代表公共運輸老大哥台鐵也要符合民意要求接受改變。
 政府存在的意義便是解決民眾的問題,過去一昧要求民眾配合的時代已經過去,從中央面對普悠瑪一案就可以看出。馬祖交通相較其他離島更為複雜,以近來觀光旺季的情況來看,其實莒光增加的觀光人次還在可控制範圍,一天三班足以滿足在地民眾往返及散客的需求,但建議團客只要超過30人以上就要包船團進團出,價格轉嫁遊客,如此一來既不會擠壓原來運量,遊客也能獲得較佳的服務品質。
 至於近來縣府與立榮達成的每一航班保留一成的縣民票,其實也是一種彈性務實的做法,這點必須給予肯定,立榮是民營企業,無法要求其像台鐵般擔負太多的公共運輸責任,基本上必須要在獲利有所保障的前提下進行。
 在ATR運量無法提升前,縣府向立榮提出所有南北竿往台北各正班機,每班由縣府包下10個空位做為縣民保留票使用,但鄉親依舊可依規定60天訂票,倘無法順利訂票就可以利用保留票機制,既符合地區民眾需求,也保障立榮的售票利益,是此一階段相當務實有效的做法,必須給予縣府交通團隊掌聲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