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莒光交通事在策略上,仍是以保障莒光鄉親為基本政策,現階段則採協商方式促請代操作船公司保留一定比例的位子,明年新合約明訂在地鄉親第1優先,遵守遊戲規則,同時,代操作船運業者在利潤之餘也要兼負社會責任;再者,地方鄉親也要養成訂票的秩序習慣,照表操課;最重要的是公營航業公司必須改善策略,有效執行疏運及配套作業,共同兼顧觀光發展生計及基本行的權益,營造友善、有序、永續的旅遊環境。
觀光是馬祖一定要走的路,遊客成長是必要的,相信鄉親也樂見各島榮景或是起飛,問題是排擠住民行的基本權益而心生抱怨也是必然,發展觀光的前提一定要在維護鄉親行的便利,否則適得其反,良意變失意,這也不是政府所樂見。
在操作上,解決莒光交通現象要比機位來得單純,第1步公營航業公司必須承擔解決責任,就大眾運輸事務,改善現有運作策略,除與代操作船公司不斷研商之外,共同與當地民代、鄉親公開說明及討論,聽聽各方意見;像台馬空運航班採每班包位子的做法,就是大家相互激盪出的火花,也是現階段比較有效且務實的策略。增班固然增加運量,問題是依舊客滿,況且航空公司根本開不出空檔;加班只是治標,非有效解決問題。
第2步,代操作船公司眼光要放遠,想一想過去沒有遊潮時,1班幾十個乘客還不是要咬緊撐過;如今遊團多到爆,不要怕沒遊客,此時觀光品質及內涵做得好,做得很友善,要做總量管制,不是看到食客上門,猛切五花肉;如果,只為求滿載,天天吵架或是有聲音,搭乘品質、氣氛搞壞掉,遊客感受不到友善,受傷是地方,受創是航運業者。我們建議船公司在追求利潤,每班忙於奔駛之時,也要反思平衡、品質、友善,更何況代操作任務,具有地方責任,維護莒光鄉親行的方便為最基本要求後,再做策略性銷售。
最後,我們也希望莒光鄉親共同配合搭乘大眾交通工具秩序,因為環境會改變,我們觀念也要轉換,除非緊急特殊狀況,一定要養成訂票的習慣,取消行程也要提前告知,搭船更要提早報到,現在是人等船,不再是過去船等人時代。
觀光做好,是做對的事,我們不能說觀光發展起來,害了交通,我們轉身思考一下,如果都像過去那樣蕭條下去,不要說立榮減班,海運併班也不是不可能;增班、加班都不是解決良策,保護政策對區域性來說,不單說現在最有用,將來也是用得上。
社論/保障在地鄉親行的基本權益
- 2016-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