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城市的進步是全民的榮耀

  • 2016-06-03
 在行銷3.0的社會氛圍下,城市的治理能力成為選民投票的重要參考依憑,也是民主轉型的重要契機。《遠見雜誌》最新2016年「縣市長施政滿意度調查」結果顯示,連江縣長劉增應則首度躋身五星俱樂部,不僅意味縣長領導成功,也是全體上下共同努力的成果,更富涵城市重新定位是進步的原動力。
 在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的當今,訴諸對於過去官僚體制重視的普遍性規範、絕對性權威、統一性原則的反動、質疑與批判,不再認同傳統的嚴格紀律能讓政府機關有效運作服務;取而代之的,轉向注重社會的高度不確定性、事務非神聖性、公共的異質分裂性、反理性權威,並厚實人性主體尊嚴與內在心靈。「全面品質管理」,即是在這般思維基礎下的創新舉措,抱持團隊參與的精神,讓公僕服務更貼近人民的需求。
 伴隨大環境的改變,以及公民意識的抬頭,治理模式變革與創意的注入是地方治理不可或缺的元素,也是我們在區域經營的轉型指北針。未來的馬祖,於發展上可從兩大途徑來達到創新,以更提升在地的能見度與競爭力,其一為善用舊有的資產加以活化,像是東倫敦或柏林;另一係重新定位包裝自我特色,如奧地利的林茲電子藝術城市。
 城市自我定位的重新省思,對於發展遠景有著莫大影響。馬祖在發展轉型之際,須跳脫既有框架與迷思,讓一切重新歸零,深深的思量我們到底想要甚麼樣的前景與契機,要釐清我們自己的定位究竟為何,而非別人如何發展我們就比照跟進。像是臺北市不再如往昔以政經中心自居,善用多元熔爐的特性,以「設計之都」為標榜定位,進行許多文創產業的活動。又如高雄市,於2012年國際城市創新獎提名城市,以「最愛生活在高雄」為主題,在全球153個城市中脫穎而出,成為台灣唯一提名入圍的城市。
 理查.佛羅里達(Richard Florida)在《尋找你的幸福城市》一書中指出,當前全球經濟活動,就是城市相互連結所形成的「尖峰世界」(spiky world),透過群聚力量,創造區域繁榮與城市進步。馬祖正在走出屬於自己的一條路,要從海角上的地理座標,躍上國際天空成為明亮的北極星,為區域的進步扮演引航角色。在航海上的關鍵樞紐,公部門要慎加把握住這機會窗,積極研謀進步治理的希望工程,讓馬祖揚(young)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