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別讓「粽」子節成為「重」子節

  • 2016-06-10
 難得的端午連假,除了為出遊好時機,更為華人社會家庭團聚的日子,藉由賞龍舟與品粽子一同話家常,同歡「五月節」的樂趣,是生活上的樂趣之一。
 許多民眾在連假過後體重容易飆升,很大原因之一就是吃進的熱量過多,又缺乏運動,脂肪不斷囤積,讓身體無意間又多了一塊肥肉。過多的熱量除了造成體態肥胖,更易連帶造成三高的問題,使心血管疾病爆發。
 為了顧及在端午佳節的飲食健康與平安,我們呼籲鄉親在粽類挑選或製做上能恪守低卡路里的原則,並增加蔬果攝取量,才能讓假期間有個愉快的生活。據醫學統計,不論是南部粽或北部粽,每顆肉粽平均熱量都為500卡以上,要跑步近8公里才能將熱量消化完畢,所吃進的卡路里相當驚人。
 因此,在粽料的選擇上,糯米雖美味,但易造成消化不良的問題,或可改用五穀雜糧取代,以增加纖維量;陣陣飄香的美味餡料隱含相當的脂肪,可用蒟蒻、白肉等替換,降低食進的熱量;同時,建議攝取像是筊白筍、絲瓜、竹筍、冬瓜等適量的蔬菜水果,使營養均衡,緩減消化的困擾;更重要的是,粽子採購上要能看清楚來源標示,避免買到調味料過量或檢驗不合格的產品。
 過節期間難免小酌品酒,但仍要適量與適時。我們並不反對飲酒來促進情感互動交流,但為了身體健康,不宜酗酒爛醉,容易引發不必要的困擾與麻煩,造成樂極生悲情形。同時,飲酒後騎車或開車都是相當危險的狀況,易造成交通公共安全的危險,更易觸犯相關法令,非全民所樂見。
 除了飲食上的節制控管,為避免當個沙發上馬鈴薯,讓過節後體重數字飆升,有效與適當的運動也是不可或缺的。我們要把握這個難得連續假期,除了團聚餐宴外,可藉著和家人或三五好友出外踏青時光活絡身體,讓吃進去的熱量有出口機會,強化新陳代謝,維持身材,並能讓心情更加愉悅,重新儲備能量,以迎接新的挑戰。除此之外,藉著這休養生息機會,好好調整心靈的層次,讓忙碌飛快的生活有個沉澱的機會,掃除平日積壓許久的垃圾,給予進步再發展的涵養。
 在端午佳節吃著粽子是件很享受的樂趣,但在盡情時要多留意健康的管理,不致使身體遭受過多的負擔;否則,好好的「粽」子節將成名副其實的「重」子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