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綠美化注入新活力 營造優質旅遊景點

  • 2016-06-18
 配合觀光旅遊發展,縣府積極投入地區各項綠美化工作,對道路周邊樹木進行適當修剪,改善景觀雜亂問題,並配合種植多樣鮮豔美麗的花朵,栽植設計百花齊放、色彩繽紛的街道景象,歡迎旅人的到來。
 近期道路綠美化更展開南竿地區山海線道路杜鵑補植,並著重各景區、入村處、軍方、機關和學校等區塊加強,將原有缺株處補齊和汰舊換新等有關作業,提升地區綠化量和景觀美化。待杜鵑花開時期,開車或行走於道路上,將能欣賞路旁花團錦簇、綠意盎然的杜鵑花,令人賞心悅目、心曠神怡。
 有效運用綠美化作業,可改變整體環境景觀,增加觀光遊憩場所。縣府和馬管處還聯手恢復津沙一號水庫周邊步道和新建成功山訓練基地正對面小公園,妥善利用原有空間,呈現出另一種美麗風貌。
 津沙一號水庫周邊步道原本被蔓草淹沒,道路清理完成後再現原貌,空間改造成為登山休閒好去處。而新整理的成功山小公園,由環保局提供素材,國軍弟兄設計整理環境,將原本只是雜草叢生的荒地轉化為景觀區域,提供眾人觀光遊憩好景點。
 另一處空地綠美化成功案例,則為鐵板雲台休憩區下方山坡閒置土地改造,將原本雜亂、土石裸露閒置坡地重新整頓,新增樹木改善環境景觀,給人煥然一新的感受。因活化綠地有成,該區也陸續開出許多美麗花朵,花海繽紛的景象更成為別緻景觀特色,吸引眾多民眾拍照留念。
 地區過去有許多舊有步道因無人行走而日漸隱沒於雜草中,一旦經過修剪整頓、清除雜草、移除石塊,輔以改善周邊環境,加上有效整頓再利用,景觀就能完全改頭換面,皆能成為絕佳踏青郊遊好去處。
 馬祖觀光旅遊特色在於馬祖「藍眼淚」和閩東建築、媽祖信仰和宗教文化、密集坑道和軍事據點、奇美地質和生態美景,而非複製其他城市的水泥建築。
 增加地區觀光特色,不需投入大量經費營造特有景點,只要善加運用綠美化,再結合活化利用閒置空間或原有步道,即能構築出專屬地方景觀與遊憩亮點,還可避免空間荒廢無人使用,導致雜草叢生,影響環境整體景觀、衛生或土地利用等問題。
 此外完成有關綠美化之後,還可提供民眾休閒遊憩與環境教育機會、提升生活環境品質、增加吸收二氧化碳製造氧氣以減少空氣污染、降低噪音危害、美化環境及改善野生動植物棲息環境、增加綠色資源及生物多樣性、減少因天然災害所需付出社會成本,具有正面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