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連江縣政府即將舉辦「馬祖同學會-縣長與青年有約」活動,目的就是為了傾聽馬祖青年心聲,建立一個雙方對話、溝通平台,了解青年真正所想所需,聊聊對馬祖未來的願景與期許,這樣的活動,正是我們所樂見的,政府透過聆聽年輕人的想法,給他們闡述對未來想法的機會,激盪出更多發展的可能,也更讓人期待活動後續追蹤及其成效。
我們常言「孩子是未來的主人翁」,但事實上,國家大部分資源仍掌握在大人手裡,但大人們費盡心思打造的家園、規劃的法令政策到底是否確實符合後輩需求,足以提供他們更好的工作環境或改善其生活?年輕人極少有發聲的機會,或者說社會對於年輕人的意見仍然不重視。
青年族群一直以來都是社會的重要組成之一,他們象徵著多元創新、改革求變,各種創意的想法,為逐漸僵化的社會帶來無限的可能,過去台灣的年輕族群就是在與社會環境不斷碰撞下,透過一次又一次的激盪,各種學運、社會運動的發生,呼籲社會大眾正視公平正義的重要性,引起廣大迴響,也促使台灣走向更和諧、符合公平正義的社會。
馬祖人才濟濟,各行各業中不乏大有成就之人,尤其長江後浪推前浪,現在優秀青年人才不斷躍上檯面,不斷青出於藍,在各個領域發光發熱,由他們提出意見,作為政府施政方針,透過各種創意發想,讓馬祖未來更加活化。
我們一直擔心馬祖人才外流狀況嚴重,其實不然,只要有好的政策與方向,年輕人返鄉工作的意願仍是相當高的,如最近即將開幕的55軍事據點為例,幾位年輕人透過創意發想,將廢棄營區改造為青年旅館,結合戰地風情與特色景觀,成為政府廢棄軍事據點活化再利用計畫典範地點之一,未來前途看好;以及其他為數不少的飲料店、咖啡店等等,馬祖年輕人都經營得有聲有色,這正是年輕人需要的,年輕人缺的只是一個讓他們發揮的舞台。
年輕人對未來總是充滿美好想像,雖然不見得所提的意見皆是真知灼見,但惟有透過各種溝通管道的建立,讓雙方有能夠充分交流的機會,才有進步的可能,對於地區青年的意見,政府部門理當更加重視,畢竟未來是要交付到他們手中,國家、甚至地方政府作的始終都要為我們的下一代著想。年輕世代與社會的對話不應該建立在各種革命運動上,雙方應該以和諧的方式溝通,共同攜手創造美好家園。
社論/與青年對話 激發未來無限可能
- 2016-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