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島嶼向來是馬祖的重要發展元素與努力方向,成為我們重要軟實力資產,而究竟友善親民的程度深淺為何,不單單是表現於多數民眾所關心的焦點,更需細緻深入於鮮少人所接觸的部分,才是真正博得民眾好感的關鍵。
依公共場所母乳哺育條例規定,提供民眾申辦業務或服務之場所、公營事業、鐵路車站、航空站及捷運、交會轉乘站等,達一定標準者,應設置哺(集)乳室供民眾使用,並有明顯標示。雖然法令係要求符合相當標準規範之場所方須設置哺乳空間,但這樣的規定過於僵化;畢竟婦女們哺乳與否和場所並無任何關聯性,在外遇有嬰孩哺餵需要時,能有合適空間即刻給予母乳是眾母親們最期待的服務,也是最貼心的舉措之一。隨著地區的開放,馬祖的公共場所也隨之增加,但設有哺乳室之處少之又少;儘管與地理幅員有限,箭步之遙的距離即能返家哺餵之因素有關,但並不能因此省卻或免除,仍無法避免臨時或緊急性的需求。
其實四鄉五島並非完全沒有設置哺乳室,但事實上使用頻率少之又少,甚至掛零;並非我們沒有這類需求,而是空間的營造與管理讓許多人卻步。場所哺乳室的地理位置標示不明,讓許多人未曾聽聞,無法感受其存在是最常見的原因之一,但這還僅是表層因素。許多哺乳空間常見大門深鎖,使用上帶來許多不便,且燈具陰暗,灰塵與蜘蛛網滿佈等魅影幢幢更造成婦女們的恐慌,也易成為治安上死角;更甚者,許多管理單位主觀上認為有開闢一寬敞明亮空間哺乳室即大功告成,卻忽視回歸人性化的服務。
許多婦女們使用興趣缺缺,泰半與不認為空間的規劃是友善的有關。炎炎夏日裡,任何人都期待室內開啟涼爽的冷氣能消暑;但諸多哺餵室卻常未有任何的空調,甚至亦乏電風扇,造成在密閉空間內空氣不甚流通,且也相當悶熱,相當不舒服。這般環境一般成人都難以忍受,更遑論是使勁力氣抱著嬰孩的母親,在揮汗如雨的情形下還願意積極使用,倘再加上缺乏相關哺育設備,絲毫無法吸引任何人來應用,無異是造成空間的閒置。我們都知道彼此打從哇哇墜地就得到母親無限母愛的養育,撫養過程何其辛勞,倘能在親子空間營造上多一些的用心與貼心,不啻是一劑最大的鼓舞與感謝。
我們還是不斷呼籲,馬祖島嶼要仰賴軟實力來振翅起飛,才能飛得又高又遠,這些軟實力的關鍵成功面向往往躲藏在細節裡,很容易為各界所忽略。性別平等的側重是近年來國家與社會發展重點,對於營造具親和力的親子環境,是我們須持續關注的重點,也是對我們加分的利器。
社論/營造親和力的親子哺育空間建立起友善環境
- 2016-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