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用心打造精彩馬祖馬拉松

  • 2016-07-06
 馬拉松已經是全國各縣市必辦的活動,正因為如此喜愛路跑者更會針對各縣市路跑批評指教,年初台南古都馬就備受負評;要在諸多馬拉松中脫穎而出並不容易, 但馬祖卻擁有許多大都會沒有的優勢,那就是豐富的戰地景觀及上下起伏的特殊地形, 因此要辦出特色馬拉松並不難,困難的是提供讓人難以忘懷的貼心體驗。
 台北馬拉松已經邁入第20屆,但仍然在為辦出特色而努力,去年為找回台北的城市主體性,放棄富邦人壽的冠名贊助,放棄上千萬的贊助經費,並取消報名最多人次的趣味組別,預計今年要再取消10公里組,明年則以單一全馬組別的專業馬拉松為改造重點。最重要理由就是,多年來台北馬以人數最多取勝,但大堆頭的馬拉松在現在路跑活動滿滿是的年代,已經不再是特色,反而是無法提供優質服務的負面代名詞。
 台南市古都國際馬拉松是台南市指標性路跑活動,每年約有一萬五千人參加,官方花費一百五十萬元,在年度四季路跑賽事中,算是耗資最多的一場,由台南市政府掛名主辦,今年初卻因道路動線規劃缺失、志工訓練不足被罵翻天,台南跑友更以丟臉、辦成這樣不如不辦的強烈語氣在網路上抨擊。
 其實許多官方辦理活動經常有這樣的問題,即便像是古都馬已經邁入第十年,但因實際上委外承辦單位年年不同,因此在無法累積缺失經驗下,活動缺點幾乎年年反覆發生。曾經發生過紙作獎牌風波,後來則發生動線影響交通、晶片感應不良、志工意外保險等問題,現場執行面屢屢發生錯誤,他山之石可以攻錯,馬祖馬可以記取其他縣市的教訓,避免發生這種的錯誤。
 台灣其實有許多精彩的馬拉松可供學習參考,像是讓你吃到飽、充滿熱情的田中馬拉松及台南星光馬,也有風景取勝的太魯閣馬、信義鄉葡萄馬、合歡山馬等,當然還有紀念品別具特色的北港媽祖及金門馬拉松,這些都是台灣人樂意推薦給外人參加的馬拉松。
 至於國際上當然也有一些被大家稱為一生一定要參加的優質馬拉松,像是義大利佛羅倫斯馬拉松,終點在聖十字廣場;肯亞的肯尼亞電訊馬拉松,與超過400種原生動物漫步在肯亞北邊的利瓦野生動物保護區內,加上保護區上下起伏的泥巴路以及攝氏35度以上的高溫,都讓路跑愛好者趨之若鶩。當然其他知名的還有東京馬拉松、火奴魯魯馬拉松、緬甸祐瑪仰光國際馬拉松及澳洲內陸馬拉松等,都因為景觀或特色體驗,成為世界跑者的最愛。
 能夠舉辦為人稱頌的馬拉松並不容易,馬祖馬拉松雖然是全國最後一塊完成拼圖的馬拉松,但不可諱言的是我們的特色與天俱來,渾然天成的起伏地景及歷史衍生的戰地風貌,以及與台灣截然不同的飲食特色,非常有利我們營造極具特色的馬拉松。也許委外的承辦單位不盡相同,但我們應該記取過去辦理檢討的經驗,像是交通服務資訊、賽道設計不利成績突破、志工餐點補給、軍警交管協助、救護站痠痛噴劑不足等問題,在今年予以澈底改善,提供貼心服務並且展現我們的熱情,讓每一位來到馬祖的馬拉松跑者都能成為馬祖潛在的行銷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