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謙卑學習大自然力量給予的啟發

  • 2016-07-12
 上週尼伯特颱風越過中央山脈後轉為輕度颱風,甚至成為熱帶性低氣壓遠暘,對馬祖僅輕輕拂過,未帶來重大影響與災情,得以讓鄉親們快速恢復曩昔的生活,我們相當感激與慶幸。對照同屬離島的綠島、蘭嶼乃至台東地區,因位處迎風面缺乏屏障阻擋,無情的肆虐宛如人間煉獄般,釀成鉅額災損,我們深感難過與惋惜,祝禱渠等地區能儘速從柔弱中再站立起來。
 沒有人會願意看到自己的家園受災害的波及而毀於一旦,更沒有人願意見到畢生心血如流水般滾出,我們無法與大自然的力量抗衡,所能努力的,就是盡最大能力做好建設與發展。過去常提及的「人定勝天」,總認為靠人類的意志力必定能克服種種天險,達到所想要開發的樣貌。這樣的加法與乘法思維雖帶給我們許多富麗堂皇,也改善許多生活,但卻是用安全與環境品質換取而來的,堆疊在許多汗水與淚水上。從過去幾年的種種災害現象即可得知,過度發展與破壞,終將招致自然界反撲。
 先前一再呼籲馬祖地區的各項建設與規劃都要符合法令規範或輔導改善並非沒有道理,畢竟這是最低限度的保障。隨著觀光熱潮的燃起,各類民宿一棟又一棟的興建,其中不乏許多違規業者存在,不僅在建築架構上與現行法規不合,易有公安上的問題,致使遊客們陷於風險,更因為在非法定建築基地上濫墾濫伐,破壞整體地質結構,甚至抽用地下水,讓原先就脆弱的地理環境更加惡劣。又如同缺乏海洋資源保育觀念,沒能積極進行「捉大放小」思維的灌注,也缺少宏觀保育政策,任憑各界在海域捕撈,使得近來許多漁民出航一趟,所得的漁獲隻數用十隻手指頭都數得完,甚至許多原先僅馬祖具有的物種也消失在海平面。這些對無情的破壞,就像是在抽取大自然的神經,直到有一天疼痛到無法忍受時,將襲捲一陣狂濤怒吼。
 我們總是想盡辦法運用島嶼上的資源來營造旅遊熱,甚至跨足教育界,即將迎接大學新鮮人的嬌客,但是否真正準備好,仍然相當大的疑慮。借鏡國內近年各地相繼爆發的意外災害,許多共同癥結點均屬對大自然過度的濫用與耗竭,進而忽略了反省及防範的危機意識。但當面對這些問題的發生時,我們是否有足夠能力來接應,以求能在最短時間內穩定島上的各子民,以求得平安無恙。一旦被發現無法有足夠資源來承受種種危機時,我們也將會是下一個受災戶,所有的成績都毀於一夕,成為名副其實的孤島。
 馬祖最驕傲的就是觀光,帶領我們走出藍海的方舟。我們不能一味的慶幸颱風的高高舉起輕輕放下,而應大力敲響做好防範準備與預防的警鐘,以面對危機四伏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