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大陸禁砂嚴重影響離島地方建設

  • 2016-07-14
 中國大陸今年4月宣布禁止對外輸出河砂,長期仰賴大陸砂石的外島地區首當其衝;馬祖地區受限於地理環境,在地海砂已經全面禁止開採,所有建設所需砂石都要依賴外界進口,自小三通實施後,各島陸續由大陸進口砂石,除了運輸時間大幅縮短外,最重要是成本相對較台灣進口低很多。砂石是地方建設最基礎的物料,禁止由大陸進口表示營造業的成本要提升,將直接影響公共建設的預算,長期下來影響的層面非常大。
 過去馬祖地區各島砂石由大陸進口每年至少以萬噸計算,根據業界粗估,現階段大陸砂石與台灣砂石的進口成本一噸有超過200元的差價,一般工程所需的混凝土是由砂子、碎石和水泥組合而成,其中砂子的用量最大,小工程看不出差別,但混凝土用量大的工程卻很可觀。過去,台灣向大陸購買砂石,因為兩岸尚未實施大三通,得經過第三地日本石垣島和香港等地中轉,不但運輸費用大幅增加,而且影響時效,馬祖與大陸地緣相近,在小三通政策後可直接由大陸進口,為外島營造業帶來大利多。
 地區營造業所用砂石在小三通開辦初期就列為爭取開放的重點項目,民國96年大陸也曾經宣布過禁止河砂出口,後來也是經由兩岸協商爭取到繼續開放,今年大陸方面再度以河砂為天然資源為由禁止出口,但我們認為此舉多少有些政治意味存在,要想突破仍需循溝通管道。馬祖仍處於建設期,所需的砂石量是十分龐大的,砂石的成本提升也代表政府在預算編列上必須跟著調整,對於財政已經拮据的中央以及地方政府而言,表示相同的建設都要花比以前更多的錢。為此地區的營造業不久前向議會提出陳情,希望能代表前往大陸協商局部開放陸砂進口。
 大陸地區近年來沿海地區走私盜採砂石情況嚴重,中共中央下達砂子輸出的禁令,這個禁令不僅對長期進口大陸砂子的馬祖而言產生極大影響,雖然馬祖所需砂石量相較其它地區是九牛一毛,但長期下來累積的影響力是不容忽視的。大陸砂子禁止出口是陸方決定,地方政府基於建設的需求與特性,設法爭取大陸方面繼續開放對馬祖等外島的砂子出口,對地方整體建設而言是利多的。馬祖的多項重大工程仍在進行中,未來還有可能需要大量的砂石進口,台灣與大陸距離馬祖的運費實在相差太多,既然小三通開放了這個管道,馬祖沒必要多承擔額外的運費,捨近求遠不是長久之計,因此,我們期盼大陸方面基於繼續維持小三通管道暢通的立場,重新評估開放對金馬外島砂子輸出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