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方法重於想法 具象論述優於現象陳述

  • 2016-07-23
 民主社會最可愛的地方就是聲音多元,可以表達個人「想法」,我們認為更可貴的地方是提出「方法」,供公部門採用,舉例而言鄉親包機位的建議就是非常務實可行;再者,針對公共事務看法,我們希望看到的是「具象」論述,給公部門及社會大眾新的思考及方向,但一般多是「現象」說法,較難引起共鳴,因為大家都知道。
 做事有想法,不見得會達標,只是理想,厲害的是要有方法,不論是個體或組織行事都要有方法,才能解決問題,不然光是想法,反而橫生枝節,帶來更多問題;尤以公共事務,關鍵點是促成,達成人民的期待及需求,否則畫一塊餅放在牆上,只是一個虛無,或許連最基本改變都做不到。
 想法很多,方法只有1個,它的原理原則也就是只有1個,那就是行事態度,尤以主其事者是否願意聽人家的聲音及意見,不會認為自己是最聰明,以及廣結善緣,懂得尊重別人,自然去協調或是去溝通,減少人家敵意,做起事來也易達陣,這個就是做事的方法;再者搭配自己懂得綜合多方意見,務實地完成任務。所以,方法比想法重要,方法是技巧,想法是理念,要有方法去解決,不然永遠都是想法,陷入走不進去又退不出來的窘境。
 舉出上述例子,也是最近機票一票難求的狀況,議會定期會中提出包機制,以保障鄉親行的基本權益,雖然不是100分,但有效務實解決了現況。議員為民意代表,容易聽得到鄉親的聲音及建言,而鄉親分布各個層面,有的對票務運作熟悉,有的經常搭機感受得到實際狀況,知道最快解決方式,提出包機、包位建議及運作機制。至於,要求增班、引進第2家航空公司是有必要,問題是現階段有難度。
 最後我們提及針對公共事務議題看法,大家希望看到的是要有「具象」論述,給一個新的思考及方向,有新的火花產生,而一般存在「現象」說法,大家都知道,大家也都會說,公部門也更清楚。現象寫多了,就像在寫作文,或是欠缺深入數據,反而敘述或發表被看出深淺度。尤以專業性事務,可以提出假設性看法或想法,但不是如個人所言陳述是完全可行或正確。
 我們說,懷才就像懷孕一樣,只要你真有才能就跟懷孕一樣,1個月看不出來,3個月就可逐漸看出,加上馬祖地方小,不會被埋沒,凡行事、目的、態度、心地、謙卑都是決定一個人的方向及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