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曾想過,現在薪水月領6萬元看似小康收入的人,在未來很有可能會變得「又老、又窮、又貧」的一天呢?日本社會學家藤田孝典觀察當下社會現況,撰寫了《下流老人》一書,指出係收入低、沒存款、且無依靠的銀髮族,使生活從「普通」淪落到「貧窮」的,晚年光景不勝唏噓。這本書的出版撼動全日本,更席捲世界各地,驚覺世代的轉變,高齡社會正悄悄蠶食我們的生活。
據內政部統計,截至今年5月底止,全國老化指數94.90,較往年平均增幅6至7%,其中,嘉義縣人口老化最嚴重,指數高達166.83。馬祖地區的老化指數79.7,除優於全國平均值,更勝於同屬離島金門及澎湖的112.7、132.1,相對上年齡結構年輕許多。馬祖人口老化程度雖不若他地嚴重,但誠如內政部次長花敬群推估的,未來10年、20年人口老化速度只會更快,我們仍不能忽視老年照顧的努力與服務,畢竟失能或失智,不會等準備好才發生。
事實上,當前健康(或亞健康)的老年人占銀髮族群的大多數,並非都是失能者;但隨著身體機能的衰老、疾病型態慢性化、及家庭結構轉變等,終將會有長期照護的需求。儘管中央政府近年在力推長照政策,但許多人仍無法在需求時得到良善的護理,往往並非資源不足,而是地方政府及案家還沒準備好,甚至於不認識這項美意,認為自身沒有這項需求的必要,不願主動去搜尋了解這項服務的蘊底,錯失黃金機會。新北市家庭照顧者關懷協會組長岳青儀就認為,大部分的人是被迫面對長期照顧後,才想要了解長照資訊。
在長照政策裏頭,政府機關扮演了導航者的角色,要融合公部門與私部門的資源來提供更完善的照護工作與生活支持服務。長期照護並不是單純消極的就醫診治、疾病預防、或養護工作,過度的著墨於此會讓長輩們意志消沉,感到鎮日都與醫護為舞,看不到希望;取而代之的,還要給予長者們具體積極的社會互動,建立起生活的信心,並試圖讓人力資源有再運用的機會,朝「活躍老化」(Active Ageing)的方向來努力,找回孩提時期的純真,讓鶴齡族群們感到尊嚴與自在。
馬祖地理位置殊異,照護資源相當有限與稀少,各級政府要有此項危機意識,在地區老年化程度相對年輕時盡早準備,以銜接不久即將到來的高齡問題。除了規劃合適的長照據點與方式,並招聘相關照顧服務人員以遂行政策外,更需積極宣導與教育鄉親,了解銀髮社會的相關問題與內容,並學習接受與如何去找尋所需資源,更重要的是,要給予有效包裝與行銷,讓長照政策不再是負面觀感,而是一種時尚與尖端的概念。
你我都會老,也都有失智與失能的可能,無法完全避免只能盡力防範,但終有需要他人協助照顧的刻際,因為這是人生。只有建立起安全的防護網絡,並規劃合適的財政資源,以及進行有效的社會福利政策,才能有效的防止「下流老人」的出現,讓馬祖真正成為長壽活島嶼。
社論/如果我們又老、又窮、又貧
- 2016-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