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戰地的管制及離島低度的開發,馬祖保存了不少傳統建築與聚落,不僅代表了馬祖的歷史與文化,也成為重要的觀光資源。然而,馬祖的傳統建築與聚落亦面臨了發展的關鍵時刻。隨著人口逐漸增加、住宅需求提高,有限的建地炙手可熱,在空間不足及地價高漲的趨勢下,拆除傳統房舍改建新樓房成為風潮,馬祖特色的鄉村環境景觀在各式現代建築的興建中趨於雜亂,自然村的景觀丕變。不可否認,面臨社會變遷與人口增長下的發展,居住壓力必須正視外,但也應重視聚落的文化與環境特色,讓傳統建築、聚落成為馬祖的永續品牌。
馬祖除了給予外界戰地的印象外,豐富的文化歷史與為數不少的傳統建築群一直以來是馬祖引以為傲且有別於其他地方之處。這些建築文化遺產,除了具有無價的文化價值外,它們還累積了先人的智慧及記錄了社會變遷的史實,這些資產是馬祖的共同意識,我們有責任去保護它們免於受到損害威脅。因此,如何繼續保存舊有傳統建築,是公部門與民間都必須要持續正視的課題。
近年來,馬祖建設快速發展,新式的水泥住宅樓房大幅取代舊式傳統建築,繼而引發了環境變遷、聚落景觀丕變的現象。眾所周知,馬祖之美,其中之一就是舊建築的多樣風貌,然不能否認的是,因應居住的需求與經濟開發的壓力,適度的規劃增加住居空間容量乃是不可避免的。在這樣新舊的衝突下,合宜的規劃,包括了保護措施與導引住居空間的發展,使土地的利用與環境的資源、文化歷史維護並存,才有機會共創雙贏的局面。
在努力推動馬祖文化遺產保存之時,保護建築遺產的政策應納入整體的計畫與發展策略。這些建築遺產應透過合宜的利用與維護,避免閒置及衰敗,才能將之傳承給未來世代。因此,建築遺產的維護不是一個小課題,必須要劍及履及地將這些遺產及其所在環境、歷史聚落、街區的再生納入構思,透過適當的規劃、利用,發掘其所蘊含的歷史、藝術的價值,並且儘可能確保讓各階層都能共享公共資金挹注其維護所帶來的益處,當這些遺產得到公眾及年輕一代的支持與合作,就能朝著永續目標一直走下去。
事實上,這些建築遺產的維護,絕對不能被視為一種次要或是短暫的行動,而是要更進一步將計畫成為導引動力,讓文化與舊環境美學轉化為經濟與再生的潛力,再經由妥善的保存再生、再利用,凸顯其本身的文化魅力,在觀光與經濟利益上發揮其價值。當然,整體的維護政策成功與否也取決於社會因素,必要的保護、限制及配合合宜的補助、補償,並透過教育宣導,讓民眾理解保護建築遺產乃是使命,為後代子孫留下祖先珍貴遺產的必要手段,那麼,保護的工作才能成為一種正向的循環。
社論/傳統建築的保存與維護 不能半途而廢
- 2016-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