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做觀光產業的隱形冠軍

  • 2016-08-15
 近年地區的觀光發展或是產業願景,常以成功的企業與財團作為範例,希望複製大企業的管理與行銷模式於馬祖相關產業,就算無法複製成功模式,也希望財團企業能投資馬祖。但如果我們以在地觀點來反思提問,大企業大投資的成功模式是否適合面積小、人口少、資源缺的馬祖?馬祖有沒有其他的發展模式?
 德國管理學家西蒙在其名著「隱形冠軍:誰是全球最優秀的公司」中提出「隱形冠軍」(Hidden Champions)概念,該書指出隱形冠軍的企業知名度不高,競爭強度常被低估,但他們的表現與獲利,卻是各個領域的全球最優秀企業。西蒙教授提出隱形冠軍概念後,小而強的企業發展模式獲得管理界的關注,就連全球500大企業也轉而向小型公司學習,希望能夠發現小公司的致勝秘訣。
 以馬祖現有的自然、人口條件,民間業者要在短期成為大企業,幾無可能,而引進大財團,雖有資本增加、技術升級等正面效益,但負面影響如排擠效應、文化衝擊等民間也有所疑慮,因此對於引進財團外資鄉親目前支持、反對聲音皆有。以馬祖現有條件,引用西蒙教授的觀點,馬祖觀光產業的發展,與其引進少數巨無霸財團,不如培養更多在地的隱形冠軍,讓馬祖觀光業企業規模小,但平均競爭力高。
 馬祖觀光產業要想成為領先市場的冠軍企業,首先是要重視品質,沒有高品質的實力做後盾,就沒有隱形冠軍的可能,只有把看不見的細節做好,才能領先其他競爭者。根據西蒙教授30年來對全球各領域隱形冠軍企業的研究發現,對多數隱形冠軍企業而言,「技術領先」、「品質領先」重要於「知名度」、「年營收」,因此建議地區業者應將「知名度」、「年營收」列為次要目標,而將「技術領先」、「品質領先」列為首要目標,才有機會躋身隱形冠軍。
 馬祖這幾年的觀光發展,在政府民間共同合作下,觀光成績一年比一年好,但我們也要反思,在觀光人次暴衝的情況下,馬祖的觀光業服務品質與創新是否有跟上旅遊人次,遊客來馬祖的觀光體驗,如果是導遊素質參差不齊、住宿品質低劣骯髒、計程車惡劣敲竹桿,這樣的觀光服務水準,旅遊品牌評價只會倒退再倒退,遑論成為觀光旅遊業的隱形冠軍。
 期望未來馬祖的觀光產業能夠做到知名度未必第一、但是接待水準與文化體驗能被遊客認為是第一名,走出和大企業不同的路,公私部門能持續專注提升旅遊服務品質,讓馬祖成為觀光產業的隱形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