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觀光做起來,主要就是要帶動在地產業的發展,因為沒有觀光就沒有商機,沒有商機就沒有生機,沒有生機就沒有年輕創業臉龐,馬祖在旅遊轉身成功之後,需要的是下一代的投入,引進新的觀念、新的作法,顛覆傳統窠臼,進一步提升服務品質及內涵。
有了人潮,沒有服務,沒有內涵,觀光發展不但難以升級,還會帶來負面評價。我們從旅遊周邊行業來說,從旅行社、餐飲、住宿服務都需要澈底改變,就以網路延伸服務,這是年輕人最強項之處,對上一代而言,卻是最薄弱的地方;尤以網路時代,所有資訊服務都是靠手機、電腦取得最便利的傳遞工具。
今年遊客大幅成長,早班機來回遊團在山隴市場,早餐變成散客消費集中之處,生意好的時候,連飯糰、油條都不夠賣,不要說在地風味的鼎邊糊、家常麵,都是從早上做到中午;還有東莒人潮爆量時,遊客反映吃不到東西,問題是生意好時,店家吃不消,僱工也不易尋找,業主都做到病痛,有的被迫暫時休息。
民間住宿在遊客訂不到房間狀態下,業主也是忙到翻,在淡季應付沒有問題,到旺季不要說基本服務要求都難以達到,更遑論品質及貼心,這些都對地方觀光事業留下負面評價。
再說,旅遊餐服務,旅客在網路上反映餐餐菜色都一樣,只是餐廳不一樣,當然,中間包括訂餐、餐廳業者配菜用心以及自身沒有堅持品質,讓遊團在感受上不佳。
我們不是否定現有業者經驗、歷練,而是在時代脈動及生活旋律和節奏已趕不上,最重要在體力及創造力不如新生代,他們年輕擁有精神,禁得起承受,同時年輕充滿無限可能,我們建議鼓勵子女接手,在台工作的子女盡最大努力,勸說他們回鄉接手,全部交給他們來經營,做父母親只要在旁協助,相信創造業績絕對超越。
社會型態改變,做生意手法也在轉換,不是以往只靠自己雙手來賺錢,而是運用眾人之手來生財,所得利基會更大;再者,現在是合作共享,可以把餅做大,而不是永遠侷限在小商鋪店面,年輕的觀念加入,採獎勵分紅方式,更會拉大生意張力。
在地年輕一代要叩準地方未來商機,不要回鄉進入公部門做約聘工作,那不是你的永業,除非具公務員資格,不然,只會消磨你的奮鬥本錢,應該要把眼光看遠,去打拚一番自己的志業。年輕就是本錢,在壯年期前都有機會,只要肯吃苦,在民間事業絕對優於公門臨時職業。
社論/馬祖旅遊事業升級 寄望新生代投入
- 2016-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