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從觀光效益看芹壁水上活動

  • 2016-08-27
 105年北竿海洋文化活動今年首度選擇芹壁做為水上活動基地,配合這項活動政府在芹壁海域設置了簡易浮動碼頭,此舉引來不少網友爭議,對於塑膠浮排與芹壁景觀不協調議論紛紛。馬祖發展動態水上活動其目的是增加旅遊的深度與廣度,原本是對的事怎麼放在芹壁就不對了,關鍵還是在這座浮排,若能改善其外觀型式減少對整體景觀的衝擊,芹壁水上活動應可對整體旅遊服務提供多元豐富的內容,對增加遊客停留時間也有正面助益。
 芹壁水上活動的爭議應與獨木舟活動無關,中山國中年年在芹壁海域辦獨木舟活動都沒人說不恰當,怎麼現在換成了收費的商業活動就有人說不可,這裡面難免有一些耐人尋味的思考,但多數的批評聲浪來自對塑膠浮排的爭議,反對者並沒有說不能在芹壁划獨木舟,而是浮排太過顯眼影響整體景觀。首先我們必須確認馬祖發展水上活動究竟恰不恰當?馬祖四面環海,海域面積是陸域的十倍以上,海域活動讓馬祖的觀光視野打開延伸之路,來馬祖若不能親近水域,是有點暴殄天物浪費資源了。而地區的各項海上活動經過多年的評估嘗試,獨木舟似乎是可行的一項體驗活動。
 水域體驗活動要想常態發展,選址十分重要,有不少網友質疑北竿沙灘澳口很多,為何要選在芹壁?這與芹壁夏日背季風海域有關,經海象調查統計,芹壁澳口風浪的穩定性遠大於其它澳口,這符合了常態發展海上活動第一要件,只是如何在周邊配套上做調整,在不影響整體景觀條件下利用芹壁匯集人氣的優點讓活動維持可營運的人潮。
 芹壁是馬祖重要景點,任何在芹壁的建設、措施都要更加謹慎,特別是聚落保存區古樸的質感必須維持,若只是塑膠浮排惹議,那只要處理改善浮排即可,大可不必為了外界的批評而起了寒蟬之心。
 芹壁水上活動恰當與否不能光從景觀面來考量,活動是否達到預期效益是關鍵,視野景觀見人見智,在歐洲地中海很多國家古城之下不也是遊艇交錯、碼頭林立。而芹壁水上活動的參與人數的多寡則是評量來年是否續辦的重要參考,政府的推廣輔導最終是要達到業者自行營運生存的目標,這個活動若是有吸引力,自然能號召更多遊客參與,此間牽涉到活動的內容和營利費用的標準等,若政府退場後業者仍能生存,則表示活動有續辦的潛力,反之就可以打包收攤了。
 活動說辦就辦,說停就停不是政府應有的態度,所以事前的評估更要精準,在推廣輔導的過程中難免有錯誤要修正,芹壁水上活動的爭議來自塑膠浮排,若政府評估活動有預期的效益,要設法讓浮排改善,至少在視覺上不會有衝擊。馬祖旅遊缺乏深度與廣度是不爭的事實,近年來政府力推坑道搖櫓、夜航藍眼淚、海上看馬祖、出海賞鷗、芹壁獨木舟等活動,都是設法增加旅遊多元性,最終也能還利於民,創造更多商機與就業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