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強化救災技能 保障民眾生命財產

  • 2016-09-18
 為提升救災及相關能力,連江縣消防局日昨舉辦義勇消防人員救災技能人才培育訓練,這項訓練,雖然表面看起來似乎極為平常,但對於整體防災救難工作卻是極為重要的一環;因為惟有平常有萬全的準備,才能在災難發生時,發揮救難的功能與效率。
 防災救難是現代社會極為重要的工作,由於都市化以及經濟高度成長、社會變遷等諸多因素,使得災害類型呈現多樣化,在救災的困難度及危險性都相對增高,往往也讓人民的生命財產遭受嚴重的損失。因此,建構完整的防災救難體系、充實的人力及設備,以及高效能的救災能力,成為各級政府及人民共同努力的目標。離島馬祖由於各項資源的不足,在相關的防災救難工作上,都是一步步辛苦建立現有的機制,同時不斷的增添所需的人力及設備,強化各項訓練。
 防止火災,搶救災害,緊急救護三者,俱與全民生命財產息息相關,一旦不幸發生,分秒必爭,救人第一,地區開放觀光以來,高樓建築不斷成長,而旅館、餐廳等各種場所,也如雨後春筍,有增無減,若無足夠消防人員、車輛、器材,以及專業消防救災能力,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就得不到保障。防災救難工作隨著多元的需求更走向專業化、技術化、整體化,也就是要有更專業的訓練、人員,配合更高科技的設備與技術,在講求整體的救災體系下,統合相關的人員及設備,才能發揮救難功能。
 生命無價,安全為先,消防救災,固屬消防機關當然責任,然若大眾缺乏應有之消防理念警覺,救災救護之義勇精神,則將難以全面發揮「防微杜漸」之功效,個人生命與財產之安全,亦將無以獲得絕對性的保障,因此,資源有限,民力無窮,如何結合軍民力量,整合地區各類救災資源,詳加規劃推動,藉以彌補目前消防人力器材之不足,此是消防機關應該努力方向而全民建立共識,整體消防品質才能落實發揮。而且,災難發生時的救災能力雖然極為重要,但卻要耗費極大的社會成本,「預防」、「減災」的觀念及實務更是值得重視的工作。
 雖然我們不能百分之百讓災害永遠不發生,但是「多一分預防,少一分災害」,預防災難的發生,就是減少人命、財產的損失及社會成本的支出,只要有充分的準備,即使有災難發生,也能把損失降到最低的程度。當然,預防的工作千頭萬緒,從救難體系的建立、訓練,乃至於到個人的居家、戶外安全的注意、民眾防災意識的提升、防災知識的推廣,以及相關實務的訓練,都是重要的課題。這些也都是需要政府、民眾必須持續共同努力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