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導遠離菸害一直是公部門施政的重要工作項目之一,結合各界力量,推動無菸校園、無菸餐廳、無菸職場等,透過分發文宣、拒菸標誌、舉辦健康講座、健走、有獎徵答等許多活動推廣營造無菸生活環境,其宗旨就是為維護全民健康而努力。
「吸菸」與「反菸」之間的戰爭,可以說自有香菸以來,就已經存在,要將吸菸人口完全的禁絕是不可能的事,主要的是能夠讓吸菸的人口不斷的減少,對大多數人而言,就是一項健康的保障。人們常會說「菸酒不分家」,尤其在大小飲宴的場合,也習慣於在杯觥交錯之中,敬酒也敬菸,酒酣耳熱之際,再燃上一根菸,吞雲吐霧之時,大有「快樂似神仙」之感,似乎沒有這樣的場景就顯不出熱鬧、豪爽的氣氛,也形成國人特殊的飲食文化。
不過,隨著生活水準的富裕,國人對於衛生、健康觀念相對的提升及高度的重視,如何經由生活習慣、飲食、休閒、運動等各方面,增進個人及家庭成員的健康,戒菸、少酒、多運動、多攝取天然有營養的食物等養生習慣,也蔚成風氣。在這樣的轉變過程中,許多原本奉行「飯後一根菸,快樂似神仙」的癮君子,也會慢慢的受到環境的影響而改變一些吸菸的習慣。如在聚會場合中,縱使菸癮難耐,許多人也會自行到吸菸區、室外解解菸癮。這種避免讓他人吸二手菸的行為,就是對他人的尊重,基本上就是生活習慣及品質的提升。
宣導反菸、拒菸工作,以及戒菸,最主要的還是在於維護健康。經過專家的研究,吸菸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是不容忽視的,香菸中所含有的尼古丁、焦油、一氧化碳等多種化合物,都是造成危害人體健康的元兇,要減少這些物質的危害,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拒菸、戒菸。另外,宣導反菸、拒菸、拒吸二手菸的目的,也在提升生活素質及環境品質。雖然說吸菸是個人的生活習慣,但隨著生活水準的不斷提升,吸菸的場合、時機,都要有所節制,吸菸的人也要尊重不吸菸者的權益,因為,二手菸仍然會影響他人,會造成環境空氣品質的不良,同時引起他人的不適、不舒服,甚至健康上的問題。因此,在個人「享受吸菸的樂趣」的同時,不讓他人跟著吸二手菸,就是懂得尊重他人,如果因此而減少吸菸的習慣,對自己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吸菸的危害已是存在的事實,減少吸菸人口也就在保障更多人的健康。雖然吸菸的人口多,但更多的人是不吸菸,也有拒吸二手菸的權利,因此,基於維護、尊重大多數人的健康及權益,全民共同建構無菸的生活空間、環境是絕對必須的。只要將「拒吸二手菸」、「遠離菸害」等健康新主張的觀念深植在每個人心中,並從生活中養成良好的習慣,營造清新無菸害、無污染的環境,是可以樂觀期待的!
社論/建構無菸生活空間 維護國民健康
- 2016-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