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曾引起廣泛討論的北竿機場淡旺季航班調整案,因缺乏具體共識並沒有進一步做規劃,今年北竿航空站首度針對近十年的機場運量做出完整分析,提出航班調整的建議。淡旺季航班調整對空運資源有限的馬祖而言十分重要,不宜貿然實施,除了效益面的評估外,社會觀感不能忽略,基於地方整體的需求考量,航班調整案可以再擴大討論層面,再來找出各方最大的利多點。
北竿機場淡旺季航班調整案最早由航空公司提出構想,對於航運業者而言,提出這個想法是可以理解的,淡季減班就等於減少虧損,旺季增班等於增加營收,但若站在消費者立場,不管淡旺季,最好是能增班,任何型式的減班等於帶來交通的不便。如何在兩者之間取得一個平衡點是航班調整能否成局的重要關鍵,換句話說,只要民眾對減班所帶來交通不便的感受降到最低,淡季減班才能被接受。
根據統計分析,北竿機場淡季每年11月至翌年3月的平均載客率約5成,旺季每年4月至10月平均載客率約7成5,今年旺季載客率更高達8成5,數據顯示淡季是班班有位,旺季可能是一票難求,此時將淡季的航班放在旺季來飛,淡季的載客率會上升,旺季的載客量也會上升。若實施淡季(5個月)減為每日2班、旺季(7個月)加為每日4班,全年飛航班次將增加45班,就整體運量而言是提升的,因此從機場效益面來看,機場航班淡旺季調整案是可以推動的。
另一個考量的重點是旺季加班等於是增加運量帶動人潮,以7個月時間計算,一天加一班最多可增加14700個台北往北竿座位數,就帶動地方觀光而言是助益甚大,再以平均每位觀光客在地消費3000元計算,可創造約4千5百萬的在地觀光產值,對北竿的觀光相關產業而言是很大的商機,因此這個構想在去年提出時觀光旅館業者是大聲叫好,但部份民意代表考量淡季減班衝擊民眾搭機便利性,不敢貿然跟進,淡旺季航班調整也就無疾而終。淡季減班是否對民眾帶來實質的衝擊無法量化統計,多半取決於整體觀感,我們建議不管是政府部門還是航空公司要著手研擬循序漸進的配套措施,讓減班造成交通不便的衝擊降到最低,社會的接受度才會高。
馬祖因為各種主客觀因素,讓一家經營的局面至今難以突破,特別是北竿這條所謂的補貼航線,要航空公司直接增班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空運資源仍屬有限,不管是增班還是減班,對地方的影響都是深遠的,淡旺季航班調整是希望有限資源做最大運用,如果有合理與完整的配套措施,各界都拋開本位主義,航班調整案是可以再深入討論的議題,只要對地方整體有助益的方案,值得進一步評估。
社論/北竿航班調整值得評估
- 2016-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