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是冷戰時代的文化冰箱,保存了豐富的戰地人文遺跡,凍結了昔日烽火歲月。戰地文化是馬祖珍貴的文化資產與觀光資源,我們應該要妥善保存,如果失去戰地文化元素,馬祖將不再是現在的馬祖,將缺少世界級的文化吸引力。
馬祖的戰地文化是我國18個潛力點之一,戰地文化是馬祖的歷史記憶,也是我國的文化名片,更是屬於世界的文化遺產,我們做好戰地文化的保存,不只是為了馬祖這一代,也是為了馬祖與全世界的下一代保存這個文化資產,讓世人瞭解冷戰對峙的大時代故事。
目前馬祖戰地文化最大的可能破壞,就是來自於經濟開發而衍生的土地利用競爭,由於馬祖土地稀少,遇到公共基礎建設,如果土地取得不順利,廢棄之軍用土地往往被列為最佳選項之一,馬祖已發生多次類似案例,海岸碉堡、山頭營區因此而被破壞剷除。如果因為要推動馬祖觀光發展,而進行基礎工程,其工程卻是要先破壞馬祖觀光文化資產,這聽起來十分弔詭,這是本末倒置的作法。
其次,不當或過度的整修也是馬祖戰地文化的殺手之一,目前不少的戰地景點整修,在濃妝豔抹下已經失真,但是很多整修工程完工後,看到的不是戰地原貌,而是工人的突發創意與方便施工過程,相關單位應建立相關施工規範,對於不當新建與整修,應要求停工與改正。例如上週發生被列我國世遺潛力點石板屋聚落文化、也是屏東縣縣級文化資產「聚落建築群」的七佳石板屋聚落,被發現石板屋旁以突兀的鐵皮鋼構建物進行,部落族人群情激沸,屏東縣春日鄉公所立即勒令停工。對於世遺文化的保存,不能只靠公民與廠商的良心,公部門的行動力才能確保世遺的文化原貌。
保存戰地文化我們應該要以具體行動來落實,而非只有空泛的文化口號,目前馬祖雖非列名正式世界文化遺產,但仍應依據「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的標準進行保存,確實盤點、列管、監控、保護馬祖的戰地文化遺跡,做好世界遺產的保存工作。其他世遺點的保護作法,值得我們參考,例如大陸北京故宮日前宣布,將建立世界文化遺產監測中心,預訂在2019年完成,監控中心將建置統一平臺,對環境品質、文物保存現狀、設施運行、旅客行為監測等監測工作,進行統一管理和監控,確保第一時間險情報警,啟動應急預備方案的啟動。
做好文化遺產保存工作需要公私協力共同完成,期望透過一代接一代的文化接棒與守護,讓馬祖永保屬於自己歷史軌跡的文化原味。
社論/保留馬祖戰地的文化原味
- 2017-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