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強化縣府公務團隊的向心力與增能,欣見日前由副縣長與各同仁進行經驗傳承與心得交換,並強調聰明與智慧兼具、培養良好個性改變命運、以及提高視野增加知能廣度,讓公務生涯更加順遂與精彩。更進一步而言,要期勉公務團隊的每個人要培養「當責」(Accountability)的能力,而非僅單純的「負責」(Responsibility)。
我們常要求團隊裡的每個成員要為自己的工作負責,但這僅止於是確實執行被交付的任務,把事情與工作處理結束,至於是否有效果與效用,則非所問。在過去的官僚科層文化體系,因處於較為封閉的狀態,猶乏與外界的互動,承辦人員凡事聽令於長官的指揮督導,種種的工作似乎都僅在服膺主官的要求。這般的組織文化運營下使基層人員被視為棋子,任由上級擺佈安排,凡事只求交差了事不求表現,導致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矛盾,自然不會有想努力進取的動機,只求能領薪度日、平安下樁。
當責的組織文化鼓勵員工們勇於任事,能積極付出一己能力,將工作發揮淋漓盡致,創造出更大的團體績效與成就。隨著治理思維轉型,當責所強調的是公部門必須與外界互動對話,公僕們不僅是強調依法行政的責任,還必須不斷的思考如何把事情做得圓滿、做得漂亮,因為除了向所屬長官交代外,還得向各利害關係人負責。社會的問題經緯萬端,不再如過去能仰賴標準作業程序解決,必須用各個成員的專業與道德良知進行個案判斷與理解,才能真正把問題改善,謀百姓之福氣。
公務團隊的進步與成長所仰賴的不單是外顯知能講授,最重要的是內隱組織文化的改造和突破。我們常講的要主動積極為民服務,這不僅是口號,也是當責態度的努力方向,畢竟只有深具服務知能與思維的公僕才會不斷的創造讓人民幸福與快樂的結果。主政者必須深知這項道理,從組織氛圍與文化來改變,進而內化為屬員工作與生活的一部分,才能有效創造利民福國的社會;儘管文化的變革並不容易,但仍是彼此共同前進的願景。
美國教育家•威廉華德嘗言:「悲觀者抱怨風向,樂觀者期待轉向,務實者調整方向。」我們期待公部門不單只是照章行事的冷衙門,還必須是積極努力與務實的奉獻者,不斷的依人民需求調整節奏與方向,打造完美團隊。
社論/灌注當責文化來提升公共服務
- 2017-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