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觀光倍增 質與量都要兼顧

  • 2017-10-03
 觀光靠的是特殊景致,風景奇美當然是招徠觀光客的條件,更要有安全、便捷的軟硬體設施配合,和特殊的人文風貌,尤以溫暖的人情最令人難忘。馬祖有各種特殊的風景,並且擁有遺世獨立的寧靜,馬祖地方雖小,卻是無處不風光。
 重要的還是人文,人文呈現的是一種文化涵養。早期去大陸旅遊,讓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廁所,有些地方找不到廁所,有廁所的地方其髒無比,甚至沒門,真是令人難忘的體驗,但是近幾年這種情況在著名景點已經少見,改善許多。提供清潔方便的廁所,只是一個觀光景點最起碼的要求。世界各地著名的觀光景點都把廁所打造得整潔光亮,尤其是博物館內,有些還刻意配合景致打造出有造型的廁所。為了營造觀光品牌形象,現在許多地方都自行推出多項友善服務,除了提供廁所,還提供英、日、韓語服務,另有商家提供免費上網和充電服務,滿足觀光客基本需求。
 這些作為本來就是提振觀光業的基本軟體設施,要彰顯的是店家的友善,也是呈現人的溫暖。要提振觀光,人的因素還是最根本的。沒有了人情,還有什麼風情可感。近年來,深度旅遊者喜歡走訪花東,其中有原住民的素樸文化。有些觀光客喜歡台北的小巷弄,像是永康街、青田街,因為有日據時代到政府遷台初期的文人遺風。一間小小的茶藝館訴說著一段歷史,讓人一待就是半天。這是另一種深沉的「友善服務」,讓人心靈得到休憩、溫暖、滿足的服務。
 但是,馬祖也不能老是只靠所謂「最美的人情」來推展觀光旅遊業,還必須確實提升觀光旅遊市場的軟硬體服務水準。以台灣本島觀光發展為例,從開放陸客之後的榮景,到兩岸冷卻後陸客的驟降,業者心情如洗三溫暖。遊覽車事故頻傳,一個交通問題就這麼複雜,牽涉到車體安全、遊覽車靠行等管理的問題、司機員的證照和工時等;一個環節出岔,就可能釀成意外。因此,不管本島或離島地區,都應該正視旅遊市場面臨危機的現實,惟有承認有困難,有挑戰,才能痛定思痛,採取行動,確實改善旅遊市場的積弊與沉痾。
 觀光旅遊市場必須由官方與民間合作進行革新。在硬體方面,包括交通工具要分門別類、嚴格規定須定期檢查;道路建設分年分期檢查與維修,至少每五年要全部輪檢一次;餐廳飯店的安全設施,每年檢查一次,且須確實執行。在軟體方面,包括旅遊收費,行程合理性的稽核,飯店提供的餐飲休閒服務是否名實相符等。政府正大力推展國際旅遊,則應針對旅遊服務人員是否具有相關語言能力、對各該國宗教文化是否具有足夠的認識等,進行必要的訓練與考核。
 觀光業是無煙囟工業,也是馬祖發展的重要產業,但是檢討起來,還有太多要努力的空間。我們不能原地踏步,還要創造新的契機,為下一個十年、二十年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