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提升社會公德 增強馬祖競爭力

  • 2018-05-20
 一個國家的實力,不單指軍事、經濟等硬實力、還包括國民質素這些軟實力。公德是提升軟實力最重要的一環,建立公德有助提升國家軟實力,使國家邁向更高的國際地位。建設馬祖文明,一樣是要加強人們對公德的重視,現代的民主社會特別需要具備優良品德的公民,提供民主社會更有力的支持,進而才能為地方長遠發展帶來曙光。
 要提起社會公德,也許大家會覺得是老生常談,像「愛護公物,人人有責」等口號,幾乎每個人都能朗朗上口,可是在實踐時又常常又是一回事。稍加留意,就不難看到馬路旁、街道上經常散布著果皮、紙屑、廣告傳單;外出遊玩時,也常見名勝古蹟出現刻名留念或信手塗鴉的情形;而每逢跨年等大型慶祝活動過後,更屢見盡興而歸的民眾留下了大量垃圾,使得清潔人員疲於奔命。凡此種種,都為一個地方的公德水準,標記了不光采的符號。
 人是群居的動物,生活在現代社 會,從食衣住行到育樂休閒,無一不是靠別人提供,人際互動的頻率大增,群體間的公共道德更形重要。不論是環境衛生還是待人接物,公德心始終影響著我們與團體之間的互動與和諧。缺乏公德心的社會,必定呈現交通秩序混亂、環境吵雜喧鬧、垃圾到處亂丟的失序景象。人之所以出現缺乏公德的行為,與只顧自己、不尊重他人的自私心理脫不了干係。
 在公眾場所,個人行為不能影響大眾利益,是身為現代人必須具備的基本認知。公德心,人人都明白其中道理,但是對於隨地亂丟垃圾等情事,想必很多人都做過,公德心不僅是說說而已,更是要實際去做,俗話說:「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光說不練,那麼即使再怎麼努力地宣傳其重要性,也將看不出顯著的成效。公德心是文明的象徵,是一種禮貌,也是一種修養。
 社會風氣的振興與敗壞,完全取決於人心的主宰,一些有理智、有見識的人,必然安分守紀,遵循社會規範,不會做出違法犯紀的事。相反的,若是罔顧榮譽心與責任感,自私自利、惟利是圖的人,才是社會的一顆不定時炸彈,隨時隨地都會危害眾生,造成整個社會的混亂。試想,我們生活的環境若充斥著凡事我行我素,「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的風氣,如何能建立崇禮尚義、知書達禮的社會?所以個人行為的表現,委實與社會有不可分離的關係。
 公德有助維持社會和諧。一個社會和諧與否,取決於該社會不同人士的待人態度,人人重視公德,社會上的矛盾自可減少。而透過實踐行動所培養的公民道德,是民主社會最基本和最寶貴的基石。品德學習是循序漸進的,需要知行合一,家庭和社會的教育責任必須同時發揮出來,才能成為一種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