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引進外勞迄今已超過二十年,人數逐年成長,今目前外籍移工在台人數已超過六十萬,這些移工包括漁船外籍船員與家庭照護者在內。這超過六十萬的移工,四十萬的男性大部分進入漁工農務,二十多萬女性則是以家庭看護和幫傭為主,他們彌補了台灣基層勞工缺口也肩負起長期照護的重任,對台灣有很大貢獻。
移工為了改善家中環境,有的甚至是因家人需要龐大的醫藥費,才不得不遠離家園到海外打拚;換言之,要不是移工們多有不得已的苦衷,誰要甘冒被不肖仲介扣護照及被不良雇主虐待、扣薪的風險,離鄉背井到海外討生活。我們不妨想一想,看看有多少移工默默耕耘做著我們不願去從事的行業,在這塊土地上犧牲奉獻,而我們又給了他們多少保障?移工人權需要這裡社會更多的關懷,只要願意誠心善待所有居住這塊土地上的人們,就是為自己撐起最大的安全保護傘。
許多人因為無法長期照顧失能的長輩,又負擔不起本國籍照護人員,才申請外籍看護工,但等到他們來了,卻抱著找到「全天候傭人」的心態,拚命使喚他們。除了照顧失能者,打掃、煮飯、洗衣、甚至帶小孩,外籍看護工樣樣都來;但是身為雇主的是否更應該想想,如何善待這些照顧家人的外籍朋友。
對於異鄉生活的外籍看護工而言,必須要善待他們,視為自家人,他們自會在努力工作的同時,把雇主家當做第二個家。
以二十多萬女性看護移工而言,她們是直接走進台灣的家庭,早期三年一聘,已讓有些家庭不捨他們到約期離去,現在已可多年續聘下,更有些家庭依賴甚重,早就視為家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但也就是依賴甚重,反而讓雇主忽略了其基本待遇和人權,據調查資料顯示,有近六成的家庭看護工沒有例假日,全年無休;固然雇主還會給與合理報酬,但有些雇主卻沒有給予相對的津貼。
現在政府積極推動新南向,然而外籍移工、漁工朋友們,甚至遠嫁到台灣成為我們社會一分子的新移民同胞們,卻仍處在常被不友善對待、被忽視甚至被遺忘的邊緣?期待新南向政策成功,不只是把目光往外放,而是要定睛在我們這座島上,從教育我們的人民開始,善待我們的東南亞勞工朋友,平等而有尊嚴的去看我們的新住民家人。
因為這些人將來回去家鄉,都是台灣社會最好的宣傳者,若他們在台灣遭受到許多不公平、非人性的待遇,「南向政策做得起來嗎?」讓移工的身心得到更好的調適,更好的福利,在相互了解下方可達到彼此和樂相處的勞雇關係。
社論/誠心善待外籍勞工
- 2018-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