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觀光旅遊業不斷提出陸客銳減,造成觀光業蕭條,但根據去年世界經濟論壇2017的世界旅遊競爭力報告來看,在全球136國中,日本名列第四、香港十一、新加坡十三、中國十五、臺灣則排名三十;當臺灣各界抱怨陸客不來的同時,更要去了解自身觀光競爭力及優劣勢,並虛心改善台灣觀光品質,否則奢談發展觀光。
世界旅遊競爭力報告中,排名三十的臺灣,強項是交通、是服務、是開放程度,但弱項是設施、是自然資源、是環境永續度,更是政府發展觀光產業的優先度,去年臺灣觀光產值僅佔GDP不到百分之2,遠低於世界的百分之十。
臺灣人很願意花錢旅行,這麼小的臺灣、只有2千3百萬的人口,卻是日本第三大觀光客源,但政府發展國內旅遊,卻只停留在公務人員國民旅遊卡的強制消費。
在本期天下雜誌美麗臺灣專題中,多位達人專家一致的共識,臺灣最吸引人的觀光優勢,不是101、不是故宮、不是千篇一律的夜市,更不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所謂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臺灣最大的優勢是擁有世界少見的自然與人文多樣性,小小的島嶼擁有高山、海洋、平原等變化多端的地理景觀,融和多元族群的多元文化,對外國人而言,這正是台灣最大的魅力所在。專門規劃台灣深度旅遊的旅行社代表就表示,臺灣端不出旅遊大菜,但我們可以端出一千種小菜,這就是小行程、大體驗。
其實台灣的困境也正是馬祖發展的縮影,好的我們可以學習,不好的可以引以為戒,知名電子商務公司Booking.com根據訂單年增率,列出今年度十大新興旅遊城市,臺東是台灣唯一上榜的城市,說明中提到台東是個擁有慢活步調的城市,其城市魅力及多元文化,讓人深深著迷。專家表示,「十年前的劣勢,卻是現在的優勢」,臺東過去因為交通不便發展較慢,但時代改變,這片淨土的純樸環境及生活步調,卻成為令人心生嚮往的慢城,誰說馬祖不是如此。
馬祖的離島環境,正是我們總量管制的屏障,世界各國的旅遊專家都告訴我們高價永遠不會是阻擋旅客的理由,遊客減少是我們有沒有提供足夠的旅遊或體驗的誘因,過去馬祖慣用提高遊客數的補貼,或是低價CP值高的旅遊團,絕對不是吸引遊客一來再來的好方法。
雄獅旅遊今年推出所謂台灣心故事的相關行程,就是強調深入體驗,像是帶遊客到台東和水產批發商一起到魚市場買魚、和布農族人走入古老的獵人小徑、到監獄喝收容人栽種和沖煮的咖啡等,讓達人帶路說故事,就像吃一碗飯就只是吃飯,但若導遊生動介紹了米飯來歷、農夫的故事或是當地風土民情,吃這碗飯就擁有不同的感受。
在地自覺與投入是推展地方觀光最重要的角色,地方政府可以協助創造在地居民可以一起共享的活動,讓觀光與生活結合,就像致力台東發展的公益平臺或台灣好基金會,協助在地居民一起擔負觀光發展的責任,這樣也才是永續發展的真諦。
社論/小行程 大體驗
- 2018-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