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用電量也亦步亦趨隨著夏日高溫而攀升,政府總是推陳出新,絞盡腦汁規劃夏季的節電政策,希望藉由全國一起推動節電措施,盼能更有效地降低夏季尖峰用電,從而獲得穩定供電、減少支出的雙重好處。減緩溫室氣體排放、追求低碳生活已成為邁向環境永續之國際趨勢,已是現代人共同責任。
我們是如此依賴能源,但對於能源的使用往往不是很在意,常常以為只要按下開關、插上插座,電隨開即來、隨插即有;加油站遍佈大小城鄉,汽機車可隨處加油馳騁街頭,只有電費單來時或看到加油收據,才心疼油電費又要多繳些,可曾想過:這些油電費並未真正反應化石燃料轉換為可使用能源的成本,像是空氣污染、環境破壞,甚至是我們的健康。因此,節電要從個人、學校、企業、政府齊心凝聚共識,用行動來落實,並以更有創意的方法打造節電好生活。節電不只是政策,更是一種生活style,節電應該從日常生活中著手,內化成為一種生活態度。
電力並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能源的資源消耗需要資源,並且會對環境具有影響。地球資源有限,以不濫用電力,我們可以減少不必要的用電。節約能源不是什麼都不能用,而是當用則用,但秉持著節約的原則來用,而不是犧牲舒適度、方便性去達到節約的效果,重點在於有效率的用電!落實日常節電行動,要從日常生活中的小動作開始,將節電變成生活習慣。其實省電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外出時將不會用到的插頭拔掉, 選購節能標章產品,冷氣設溫在標準範圍內等等。省電不僅可以為地球盡一份心力,更能為自己的荷包省一點,所以何樂而不為呢!離島的發電成本比較高,因此從政府機關到民間,更應該要積極強化節能意識及風潮,推廣節能減碳工作,以促成公私協力、合力推動節能減碳之政策目標。
建構營造一個低碳化的生活環境,有賴民眾共同減碳,尤其對於要積極推動低碳慢活島的馬祖來說,形塑具地方性的幸福慢活生活概念,以及追求藍天、綠地與淨水的低碳優質島嶼,除了公部門與民間業者共同通力合作落實減碳指標外,最重要的是要將低碳的理念推廣並內化到民眾的生活作息當中,透過全民參與機制以建構永續節能社會。
總之,面對氣候環境惡化與能源日益缺乏的衝擊,節能環保觀念的建立,已經是現代人共同的責任。節約能源,這是人人必修的課程,現代的人都必須具備有正確使用能源的知識與技能,養成隨時隨地節約能源的好習慣,進而達到聚沙成塔的節能效果。
社論/節約用電積少成多 環保又省錢
- 2018-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