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鑑不遠,在夏後之世」,此典出自《詩經·大雅·盪》,主要是揭示一個歷史教訓,指夏代的滅亡就是殷代的前車之鑑。一個有長久歷史的強大夏王朝,卻在很短時間內,被商湯的軍隊所推翻,甚至到東周時期還能引起人們的震驚。
其實人類的歷史就是不斷的被複製,不管多蠢的事、多麼血淋淋的事件,仍然會在歷史中重現。記得還在不久前,寫了一篇台灣應重視環境觀光美學的社論,並指出臺灣國內從南到北幾乎呈現高度一致性的觀光樣態,髒亂的老街、毫無特色的夜市食物、莫名其妙如雨後春筍般四處林立的吊橋跟步道、缺乏特色的景點與短視近利的經營模式。孰料近日又出現一則桃園復興完工一座以法國巴黎艾菲爾鐵塔為藍本的巴陵鐵塔,讓人有欲哭無淚的驚嘆。
這座桃園市復興區公所投入1300萬元的巴陵鐵塔,興建於部落山林中,紅色的鐵架模擬建成鐵塔樣,並搭配LED光雕,復興區公所的人員表示,該位址曾發生過多次泰雅族人英勇抗日的事蹟,為了讓泰雅族人感受自由民主的可貴,並以此象徵勤奮、自由光芒亮起來,希望能成為部落新景點,活絡復興巴陵的觀光產業。
此景一經曝光,網路上罵聲不斷,台北藝術大學教授李明璁氣憤表示,「真是夠了、夠了、夠了」,也有大學設計學院老師直言,真是又醜有沒文化的鐵塔。中原大學設計學院原住民專班講師伍杜米將則說,公所停掉自籌辦理的部落營造計畫,卻花1300多萬造一個與歷史無關、毫無美感、破壞自然景致、毀損歷史事件遺址的光雕醜鐵塔。
其實台灣觀光奇蹟不僅這一樁,東施效顰是台灣各地方政府常見的政策,膚淺的目的、膚淺的抄襲,就像100個一樣的觀光夜市老街,就像各地林立的天空步道。不久前曾有調查,臺灣最瞎的十大景點,妖怪村第一、桃太郎村第二、高跟鞋教堂第三,當然天空步道、水晶教堂都在列。前者是因為明明就在台灣,卻營造日式風,大量充斥商業化與在地無關的布景與公仔,後者雖然外觀造型吸睛,遊客卻表示拍照後就不知道要幹嘛,去過就絕對不會想再去了。
國家整體視覺環境的不佳,不只國人無法獲益,同時也降低了台灣對國際旅遊人口的吸引力,就曾有旅遊指南提到「台北是世界上最醜的城市」,這樣的印象,甚至影響國際企業全球佈局時選擇台灣的機會。而台灣過去歷經貧困,相關建設都以量及需求為考量,地方選舉更導致公共建設求快求績效,環境美學根本不在思考的範圍之內,近年國人出國旅遊的機會增加,對先進的歐美各國文化特色與環境景觀就有類似的讚嘆,在比對自己周邊的環境時,就經常聽到「他們能,為什麼我們不能」的批評。
台灣教育體系長期忽視美學訓練,國人對於環境與空間美的鑑賞力本已不足,再加上把關的機制不夠完善,以及對土地的認知不足,才會一再發生如巴陵鐵塔、高跟鞋教堂的事件。馬祖也曾經有興建澎湖石滬的提案,幸好主辦機關接受外界意見終止這項建設,馬祖的觀光正在起步,相信到馬祖的遊客,希望看到與體驗的是,專屬於馬祖的景色,而非抄襲的景點。
社論/觀光環境美學的殷鑑
- 2018-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