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保護文化資產 永續馬祖發展

  • 2018-08-06
 2018全國文化資產會議第十一場分區論壇日前在本縣盛大登場,來自台灣的專家學者與馬祖在地文史人士進行深度對話,希望能夠集思廣益找出具體的馬祖文化資產保護策略與行動方案,實踐馬祖文化建設願景。
 縣長劉增應在會中指出,「盼望積極推動文資保存活化再利用,讓馬祖得以永續發展」。永續發展確實不僅需要水電交通等基礎建設,文化更是地方永續發展的重要構成要件,如果馬祖沒有文化資產和過去連結,馬祖將像是一個失根的蘭花,隨風漂泊於其他文化的流行,失去我們的文化獨特性與思考座標。
 有關文化資產的具體行動,首先我們應該要做好文化資產的保護,馬祖在戰地解除後,馬祖的社會系統,從封閉限制轉變為開放多元,使得馬祖的文化資產不論是軍事遺跡或是傳統建築,都在快速消失中,我們應該透過盤點列管、專業協助、法令規範、修繕補助等政策,透過公私協力共同保護好馬祖文化資產。
 除了保護有形的文化資產,我們也應該意識到馬祖無形文化資產正遭遇更大的危機,目前我們有閩東建築群,但是卻已經找不到一群能說流利馬祖話的年輕一代,其他包括祭灶、補庫、搓丸拜祖等傳統習俗,年輕一代也僅是一知半解,這些習俗慢慢已跟我們的日常參與脫節,成為少數專業者的學術研究。如果不重視這些馬祖傳統習俗,再過30年馬祖的聖誕節、萬聖節可能比新年、擺暝還熱鬧。
 對於文化資產除了保護,在不破壞馬祖文資的前提下,應該積極開發相關文化創意產品,讓文化產生經濟效益,有經濟效益後,將能喚起大眾對於文化資產保護的興趣與注意,鼓勵更多個人、企業進行文化資產的保護。經濟與文化並非是對立面,而是能夠相輔相成,形成一個正面循環。
 另外,文化資產也需要行銷,傳統文化資產是我們最鮮明的介紹名片,適度的行銷將能讓更多人知道馬祖的文化資產,吸引世界各地遊客慕名前來一探馬祖之美,讓馬祖的文化資產,除了是馬祖人的文化資產,也能成為世界的文化資產,這也有助於馬祖的文化資產保護。
 馬祖文化不僅是我們這一代馬祖人的資產,也是屬於下一代馬祖人的資產,我們這一代馬祖人應該要把馬祖傳統有形、無形文化資產保護好,將它完整地傳承交棒給下一代,永續馬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