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位來自高雄遊客在北竿遺失一只百萬高級名錶,原以為從此再也見不到了,沒想到在第2天就接到尋獲通知,失主喜出望外之餘更盛讚馬祖是個友善誠實島。過去諸如此類的案例很多,也證明馬祖是一個可以讓人安心旅遊的好地方,優質的旅遊環境及資源固然重要,但美麗的人心更重要,要永續經營觀光產業,提升在地人文關懷的素養也不能輕忽。
在推動觀光的過程中,促銷的元素很多,除了一些符合吃喝玩樂的風景區基本要素外,比較缺乏的是一種讓旅人感動的人文關懷,這個看似抽象的名詞要做其實不難,運用在觀光之上,指的就是「待客之道」。多年前政府就意識到友善對待觀光客的重要性,希望所有第一線觀光從業人員都有所認知。此次拾金不昧的北竿民眾正是一位在地導遊,因為他的一個正確的念頭讓馬祖獲得好名聲,讓失主感動,也為馬祖觀光加分。
一個充滿笑容的島嶼所展現的不僅是自信,也有熱情和友善,這對於觀光招牌與永續經營是有很大影響力的。觀光不僅僅是一種商業行為,也包含文化延續的一部份,所以能夠加入人文關懷的觀光型態才是真正符合深度之旅的意義。馬祖各方面的條件很好,深度之旅要從「心」出發,才是島嶼生命延續之道。過去地區也曾發生誆騙觀光客的事件,也被台灣媒體大肆報導,好在沒有像懇丁景區一樣因為負面新聞而導致觀光產業一夕崩盤,我們更要以此為鑑,用心、小心的經營旅遊產業。
營造友善旅遊環境不分公私部門,令人欣慰的是馬祖的公部門已經意識到這個區塊,因為在推展觀光多年的經驗中得知,我們經常會因為交通、住宿、餐飲、景點設施等服務的不周到,產生外來觀光客或多或少的負面印象。而政府能做的是充份運用資源,例如觀光局多年前開始推出的借問站服務,還有近年才推的導覽小幫手等,這些小動作看似簡單卻對觀光客助益很大,也是最貼近遊客感受的舉動。其次是在地民眾及觀光從業人員的心態與作為,期望能向下紮根,從小教育我們的子民在人生觀及處世態度上多一些人文的關懷,未來所展現出來的就會是令人激賞的島嶼性格。
觀光是一種產業,但也應該是一種生活態度的展現,馬祖沒有世界遺產的特殊景觀取勝,光靠藍眼淚此一不穩定的自然現象無法永續發展,所以人文關懷的部份就更顯重要。總體而言,多數觀光客對馬祖的第一印象是很好的,其中當然有一些純樸的因素存在,在觀光商業化的同時,我們期望大家要莫忘初心、勿變本質,有時候美麗的人心才是最好的觀光宣傳品,讓遊客安心遊馬祖成為招牌,必然有助於永續經營。
社論/營造友善環境 為馬祖旅遊加分
- 2018-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