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學琴的孩子不會變壞」,那麼讀書的孩子更會改變氣質,培養健全人生觀,遠離罪惡。經由讀書過程更能陶冶性情、增廣見聞,瞭解做人處世大道理;尤其不斷的讀書,必然會使學識不停的累積與增進,增強辦事效率,輔助自己邁向成功的途徑。因此,讀書對於我們來說,可謂好處多多,值得社會大眾大力來倡導。
縣府教育、文化單位倡導讀書風氣自始至終不遺餘力,不但推廣閱讀系列活動;並舉辦一系列的文化講座,對於提升地區的藝文水平,維護善良風氣,任重而道遠,讓「文化立縣」的指標,更往前跨進一大步。
平心而論,時下社會由於大部分成人不喜歡讀書,沒有養成閱讀好習性,以致給孩子做了不良的示範,這是為人父母者所該省思的。讀書必須養成互動的精神,如果當別人開始動起來,無形中也會刺激自己去做這件事情的慾望。目前,我們如果能利用社區民間力量發起讀書運動,讓大家都動起來,相信會立即形成一股蓬勃讀書風氣。
身處多元社會,如想知識具有彈性與活力,勢必要有許多常識作為基礎,最好能將別人的經歷融入自己的認知。其實在很多地方都可以增廣自己的常識,那就是經由不斷的讀書和學習。尤其培養閱讀習慣,無疑是增進學問的管道,更為美化人生氣質的捷徑。讀書必須出於自發性,不能強制,因為強迫是毫無意義的,不但不能達到預期效果,反而適得其反,徒勞無功。要使讀書風氣能推展開來,主要關鍵在於家庭中成員是否能建立共同閱讀的習慣,才能收到效果。
綜觀當下讀書風氣之所以不盛,甚而有每況愈下的現象,究其原因,關鍵出於受到社會風氣之影響,舉目所及,到處物慾橫流、人心迷惘、社會價值觀被扭曲,以致導致金錢掛帥,一切向錢看,怪不得亂象頻生,犯罪率節節升高,讓民眾感到憂心不已。
誠然,處在一個社會變遷迅速、科技快速進步、競爭日益激烈和經濟社會的世代中,尤其人力資源是政府及企業生產的關鍵,也是促進社會發展及經濟發展的原動力,只有不斷提升人力素質,才能因應愈來愈多的挑戰,因此,每個人都要不斷的學習,讓學習成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才能和新世紀共同成長。地區擁有良好的讀書空間,除可利用家中環境,還可借助圖書館,只要肯讀,讀書永遠不會嫌晚。為人父母應鼓勵孩子多讀書,經由不斷的學習,不但有助於個人的發展,也可以提升社會、國家的競爭力,也才能真正成為國際地球村的「村民」。
社論/家長應鼓勵孩子培養閱讀好習慣
- 2018-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