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主動巡查環境整潔 避免病媒蚊孳生

  • 2018-08-14
 近來登革熱疫情又成為大家緊張的問題,台灣本島患病的人數在節節上升中。馬祖地區雖然很幸運沒有登革熱病例發生,但是我們還是要極力防堵,澈底做好防治登革熱的工作,地區的民眾才有健康的保障。
 登革熱的傳播靠病媒蚊,隨著蚊子的飛行,帶有登革熱病毒的蚊子所到之處就可能形成一處新的疫區。登革熱是一種「社區病」、「環境病」,且病媒蚊對於叮咬對象並無選擇,一旦有登革病毒進入生活範圍,且周圍有病媒蚊孳生源的環境,就有登革熱流行的可能性,所以社區平時應做好病媒蚊孳生源的清除工作。
 在臺灣傳播登革熱病毒的蚊子埃及斑蚊和白線斑蚊。這二種斑蚊的幼蟲喜歡孳生在人工或天然容器較清潔的積水內,如花瓶、水盤、廢瓶罐、水缸、水桶、廢輪胎或樹洞、竹筒及植物葉腋積水處。雌蚊白天活動,吸食動物血液,如吸食登革熱患者的血一段時間後,再叮咬健康人,即會傳播登革熱。
 清除病媒蚊之孳生是基本最重要的防治法。這些工作不能單靠政府有關機構,必須社區及民眾參與。廢棄的罐子、瓶子、輪胎等等,必須予以適當的處理。把自己家內外的不必要之積水容器倒置,或交由垃圾車運走,必須保有的盛水容器,如水缸、花瓶、水盤等每週洗刷並換水一次,地下室積水應排除,並施用殺蟲劑、清潔劑、油等。當疫病流行時,則用殺蟲劑(目前多用合成除蟲菊類)在室內及住宅、學校和醫院之四週,於白天作空間噴灑,以觸殺已經或快要帶病毒之成蚊,民眾亦可自行購買市售之罐裝噴筒噴灑住宅。但噴藥僅能治標而不能治本,無法澈底清除病媒蚊。防治登革熱,民眾必須自主檢查清除孳生源,才是最有效的防疫方式。
 千萬不要認為地區沒有登革熱疫情發生就可放心,凡事「豫則立」;況且地區每天由台灣本島到馬祖觀光人數眾多。每天下榻各地旅館民宿,這些旅館民宿業者更應特別加強衛生管理,防範登革熱疫情發生,以全面確保旅客與地區民眾的健康。清除病媒蚊之孳生是基本最重要的防治法,這些工作不能單靠政府有關機構,必須社區及民眾共同參與。
 環境死角都是鼠輩、蟑螂以及病媒蚊的溫床,更是傳播疾病的媒介,各鄉及環保單位應適時伸張公權力,加以勸導改進或強制取締,以符民需。對於環境衛生的維護,絕對不能把它當作一種形式、一種應付態度。環保工作是無假期的,惟有大家天天利用時間整理居家四周環境,才能澈底消滅病媒蚊孳生源,為個人及家人營造健康、快樂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