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樹木是馬祖珍貴資產

  • 2018-08-21
 目前的馬祖已從昔日煙硝味濃厚的軍事堡壘,迅速蛻變為觀光遊憩的海上公園,這應歸功於幾十年來軍民辛勤綠化的績效。有道是「前人種樹後人乘涼」,回顧前塵,島上軍民數十年來植樹的辛勞,終使馬祖成為一片翠綠、生機盎然,人民安居樂業,民生問題也獲致重大改善。
 有樹木的地方就充滿蓬勃朝氣與生命力,所以地區民眾應特別愛護林木,尤其不可濫墾或濫伐坡地和樹木,應全面做好綠化、美化工作。地區各地社區相繼開發,水泥樓房鱗次櫛比,大多加裝鐵窗鐵門,硬梆梆的建築體,毫無丁點生氣,社區民眾應自我意識,發起綠、美化運動,在社區各角落遍植樹木、花草,使家園更具人性化、理想化,讓生活充滿綠意。
 今日地區的成樹仍以木麻黃、相思樹等樹種居大宗,幾乎遍佈全島各角落。近年來公部門重新檢討與評估,在島上各主要道路實施林相更新計畫,不但更換樹種;還在兩旁空曠土地遍植花草,當繁花盛開時,構成一片花海,特別賞心悅目,讓路過的人感到生機盎然。回顧往昔,馬祖地區童山濯濯,很少看到整片樹木,冬天一到,風勢強勁,飛砂走石,造成島民生活上極大不便。但自國軍大舉進駐後,每年即大量栽植樹木,終於積數十年心血結晶,各島綠葉成蔭、蔥蘢翠綠,始有今日的造林成果。
 衡諸台灣由於過度開發,造成山坡地濫墾濫建嚴重後果,因而每逢颱風豪雨來襲時,都會釀成不同程度的土石流,帶來無窮的災難,這種可以避免而不去避免的災害,完全歸咎於人禍的因素所使然。近年來,台灣地區一旦遭遇風雨就成水災,無雨即成旱象,這未嘗不是自然生態備受日愈摧殘所發出的「大自然反撲」的警訊!如果土地開發與管制失衡,任其濫墾濫伐,勢必導致山地森林涵養水源功能備受破壞,終將危害我們的生存空間。因而,造林育林愛林以及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將是當下島民刻不容緩的事。
 樹木是馬祖珍貴的綠資產,面對氣候異變的挑戰、聚落保水及熱島效應,任何一處公園及綠地,都能提供調節微氣候及防災的機制。馬祖是我們的家,尤其是我們生活周遭,守護我們數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老樹,我們更要保護它、珍惜它。一個舉手之勞,可以為我們的地球帶來希望,也可以讓我們的生活環境更純淨美好。尤其隨著工商業發達,地球生態環境破壞愈益嚴重的時候,植樹造林已成了現今環保最重要的工作。對戮力開放觀光產業的馬祖來說,更是要努力營造自然美麗的綠色生活環境,體認到植樹造林是永續的工作,為地球多種一棵樹,就是對地球暖化問題盡一份心力。綠美化不但提升居住及生活品質,亦能有效落實馬祖為「海上公園」之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