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指出,家庭是生涯教育的學習起點;亦有論者認為,家庭是所有教育的出發點。縣府教育處與連江縣家庭教育中心今年特地邀請蘋果劇團踏上馬祖,於26日在南竿體育館帶來祖孫行動劇《小木偶奇遇記》,邀請阿公阿嬤和大小朋友一起同歡,共同歡度難忘的祖父母節,企盼家庭教育工作更加落實與貼近生活。
依家庭教育法第2條指出,家庭教育係指具有增進家人關係與家庭功能之各種教育活動。洵是,肩負家庭教育功能角色者除了原初家庭外,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亦承擔相當潛移默化角色。在校園,要教導學生與家庭成員互動相處的知識、技能、倫理,能和樂融洽、兄友弟恭,意識到家中是最堅固的避風港,甚至是深具挫折療癒的醫藥站;於社稷,透過社會化的影響力傳授養育兒女經驗,指導如何扮演父母及夫婦角色、提升親子關係,並建立良好社區互動的社會資本,讓世間的人倫關係更加厚實與緊密,以減少親情悲劇的發生。舉凡每個人的一生,打從搖籃到墳墓,都脫離不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有效的家庭教育能預防青少年行為的偏差,造成不必要的遺憾。在少子化趨勢與工作步調緊湊壓力下,部分雙親對子女視為珍寶,用溺愛方式任子女予取予求,甚至用金錢彌補親情未能給予的照顧,導致孩童錯誤人格發展觀念,在面對社會競爭下易受淘汰,無法立足。另一方面,因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求好心切,給予過大壓力,使得反社會人格的出現,衍生出行為偏差、乃至自戕的憾事產生,破碎了至親的心。惟有讓家庭經營者有效拿捏分際,才能在理想與現實中取得平衡點,使教育發揮正面功能。
透過理想的家庭教育,能造就優秀人才與良好人際關係,添增社會的軟實力。家庭是人一生最重要的發展基地,不論外界的社會再如何的冷漠與殘酷,只有自己的家是倘開大門,點著燭光,等待我們回頭;也只有家庭這座休息站會無止境的包容,並敷料我們在荊棘社會闖蕩的傷口,直到抵於彼岸的那一天。透過允當的家庭教育,能培育更多的信心與自信,使得在對內家人與對外世人的應對進退均能得體,有效融入人群互動,不再孤僻與冷漠,使社會關係氣氛更加溫暖與友善。
家庭教育並非是冷門知識,而是一門兼容社會、政治、生物、經濟、心理、法律等多樣的整合性公民學科,引領著個人與家庭走向。在關係網絡緊密的馬祖,人與社會間的互動良窳顯得格外重要,關乎著島嶼社會力量的發展與願景,對於家庭教育更是我們必須積極重視與關心的面向,讓人文精神向上提升。
社論/家庭教育是社會深耕的重要支柱
- 2018-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