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開車滴酒不沾 出行一路平安

  • 2018-08-26
 自107年1月迄今,連江縣警察局已取締7件酒後駕車違規。雖然政府不斷的加重對酒後駕車的處罰,但是酒後駕車情況依然不斷上演。可能由於一人的貪杯及疏忽,不但對自己及家庭造成傷害,尤其如果是讓他人及社會來承擔酒後駕車的後果,這樣的代價也太高了。
 喝酒還開車的人總是抱著「自己酒量很好」、「數杯不醉」,總認為自己喝完之後意識清醒,還能跟朋友對話或打招呼、看得見路,就可以開車。顯見仍有部分民眾抱持著僥倖心態,視他人生命財產安全如無物。地區這幾年的汽機車成長也極為驚人,雖然說地區的交通狀況並不會像台北等大都市的交通常有「打結」的現象,但遵守交通規則,喝酒不開車,養成良好的駕駛習慣,最主要是在維護人身的安全,因此仍然不能掉以輕心。
 社會愈來愈開放及馬祖人天性好客的原因,飲酒後開車的情事還是時有所聞。但是,喝酒開車不只是危及自己的生命、健康以及財產,也會對周邊無辜的人,尤其是用路人帶來危險。因此,每個人都必須嚴肅體認到酒後駕車是嚴重的公共安全問題,在任何時候都要遵守酒後不開車、開車不喝酒的原則,確保生命財產與安全,平平安安過新年。
 在很多場合下,酒是一個很好助興的飲料,能使氣氛更為歡樂,但享受那歡樂之餘,必須要對自己負責,該想想酒喝下肚後,怎麼帶著這愉悅的感覺安全回到家中,而不是恍恍惚惚的駕駛一台殺人兇器在路上游走。所以酒駕這種害人又害己的行為,是大大不可為,哪怕是只喝一點點,都不可開啟車門,發動引擎。為了自己及他人的安全著想,大家應養成在喝酒過後「叩應親友接送好放心」、「指定駕駛好安心(作伴飲酒時,其中一人不喝酒保持清醒,負責平安送達友人回家)」、「酒後不開車、改搭計程車」,確實做到「開車不喝酒,喝酒不開車」,讓自己快樂出門,平安回家。
 要建立良好的行車秩序,有完善的法令是必須的,但單單有嚴格的法令,社會上依然是酒後駕車、飆車及交通事故不斷發生,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人民守法的觀念不足。良好的交通秩序是要靠全民共同來維護,我們認為警方的執法是必要的,但卻不是惟一的手段,多加宣教、勸導等柔性方法,有時更容易讓民眾接受,也更願意配合,全民如果能有共同的體認,對於各項的規定及措施自然容易推動、執行,也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酒後不開車,開車不喝酒」,整體交通安全的維護最後還是要回歸到「人」的身上,不論是行人或駕駛人都要有遵守交通規則的認識與義務,如果人人能守法、注意安全,「快快樂樂出門、平平安安回家」就不會只是一句口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