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力男孩王明亮代表台灣站上亞運競技的舞台,是馬祖角力第一人,雖然結果未盡如人意,但我們心裡的驕傲卻是滿滿的;正如同馬祖棒球隊即便未曾獲獎,但努力練習,堅持奮戰到底,依舊讓我們感到榮耀。
多少年以前,馬祖就是一片運動荒漠,在鄉親仍然在為一口飯的生計而努力時,沒有人將視野放到體育運動上,而隨著角力運動的種子在馬祖發芽開始,我們開始感受到運動為我們孩子帶來的好處,甚至為我們的孩子帶來的改變與成就。
談到馬祖角力我們不能不提到馬祖角力的教練林信宏與陳世偉,在剛開始時馬祖沒有人知道角力是什麼運動,因此在初期推動這項運動可說是吃盡苦頭,沒有家長希望孩子辛苦練習,在發現角力好苗子之際,想要說服家長讓孩子繼續練習,就要煞費不少苦心。但邁入第12個年頭的今天,馬祖角力已經出現自己培養的教練,也出現站在國際競技場的國手,甚至是轉赴拳擊表現優異的選手。
練角力很辛苦,早期在還沒有好成績之前,孩子只能將就簡單地墊練習,教練幾乎就是24小時的貼身照顧,管孩子成績、管孩子情緒、管孩子未來發展、管孩子吃飽,當然更是司機兼保母。角力孩子中有些是單親家庭,家長為生計奔波,早已無暇照顧孩子,教練亦父亦母取而代之,在練習場上嚴厲的教練,下場後也是孩子們重要的依靠。
王明亮在亞運角力比賽後,接受訪問時表示,希望有機會回到馬祖義教,其實不少人笑他,這是不是傻,但其實曾經身為馬祖角力的一員,他們都很清楚馬祖角力隊其實就是他們的家,過去他們曾經受到教練的照顧,今天也會希望有機會回饋,這也是角力教給他們的人生課題。
為孩子打開另一扇機會之窗!馬祖有許多幸福的孩子,父母都是公務員,打造優渥的讀書環境,可以保送國立大學或考上公費醫科,未來繼續在父母的庇蔭下找到工作;但馬祖仍有不少孩子,家庭無法提供他們太多的照護,單親的父或母、或是阿嬤帶的孩子,或是低社經條件的家庭,也或者只是無法在學業上獲得成就感的孩子,我們有責任為他們打造各種可能的發展之路,不管是體育還是技職之路。
陳念琴,原住民的孩子卻在馬祖角力找到希望,現在就讀清大體育系,在女子拳擊獲得佳績;王明亮,鐵板單親家庭的孩子,現在就讀台體大技擊系,在角力競技場不斷發光發熱,仍然有這樣的孩子循他們走過的路,在角力運動的支持下默默努力,也許出生的家庭無法選擇,但願意努力就應該給予機會。地方政府原本只是站在推展基層運動的動機下,支持這樣的運動,但在教練努力下,角力已經開始為孩子開創不一樣的路。
運動一直都是條孤獨的道路,在沒有成績之前不會有任何鎂光燈,而站上競技場的一分鐘,其實都是教練及孩子們多年的持續努力,多少汗水與傷痕堆積出來的成果,角力改變孩子的人生,角力場上的精彩表現,馬祖孩子我們真的以你為榮。
社論/馬祖孩子我們以你為榮
- 2018-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