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九三軍人節,這一天對中華民國與馬祖地區都是具有重要意義的日子,沒有軍人的犧牲奉獻,中華民國與馬祖地區的發展都將會有不同的結果,馬祖有今日的發展與生活,各島駐軍功不可沒。
九三軍人節是來自於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對日戰爭勝利日,過去在戰地政務期間,每年的九三軍人節除了舉辦祭祀忠烈儀式,軍方也會舉辦演講、球類運動比賽,而民間也會有勞軍捐獻與折扣活動,那時候軍方與民間的關係息息相關,不論是安全、經濟、社會等層面,軍民都是同島一命的生命共同體,九三軍人節當然是馬祖的大日子。
但隨著駐軍人數逐漸減少,同時在戰地政務解除後,馬祖公共事務回歸地方自治,駐軍雖然仍是馬祖的重要組成份子,但在經濟、政治、建設等方面其影響力已無法像戰地政務時期一樣關鍵重要。因此近年馬祖九三軍人節的氣氛也越來越淡,讓不少老一輩的馬祖人懷念過去熱鬧的九三軍人節。
包括中國大陸、韓國、美國 、 法國、 加拿大、俄羅斯等國家都會舉辦對日戰爭勝利日紀念活動,美國稱對日戰爭勝利紀念日為「V-J日」,紐約時報廣場上的「勝利之吻」是經典的歷史鏡頭,就算是到今天,每年的對日戰爭勝利紀念日都還會有情侶在紐約時代廣場模仿「勝利之吻」的經典親吻動作。而目前對岸大陸比我們更重視9月3日這一天,9月3日在大陸是國定法定假日,全國放假一天,各級政府常會舉辦紀念活動,而在2015年更盛大舉辦「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閱兵儀式」,媒體報導此次閱兵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來的第15次大型閱兵,同時也是歷來規模最大的一次,當時的九三閱兵甚至還邀請國民黨老兵參閱。中華民國應該才是對日戰爭勝利紀念日的主角,九三軍人節與軍人在我國應該要得到更多的重視。
九三軍人節對馬祖而言,是一個感恩的節日,雖然在威權時代,軍方的高壓管制有侵害自由的爭議,但是沒有國軍來馬,馬祖不會有今日的生活,對現在的馬祖年輕人而言,認為很多的建設是理所當然,他們沒有經歷過無水可用、沒米可吃的年代,不知道當年阿兵哥在馬祖蓋水庫、設電廠、鋪馬路、衛前線的辛勞,除了流汗,還會流血,除了犧牲了青春,還可能會奉獻了生命。而目前約六、七十歲以上的馬祖人,這些曾吃過苦日子、躲過宣傳彈的馬祖人,和其他馬祖世代比起來對國軍更特別認同,當年從軍比例也特別高,不論政治時空環境如何變色,這群舊世代的老馬祖人,對國軍是真的心存感恩。
日前馬防部為已故陸軍中校陳之禮等31位先輩舉辦入祀典禮, 這些忠烈早年因當年執行任務或重病逝世而就地安葬,剛開始還會有同部隊弟兄祭祀,後來部隊在經過多次輪調後可能無人祭拜,對於馬防部完成先輩骨骸起掘、移靈作業,我們給予高度認同,也希望軍方能做好相關墓碑上的籍貫、出生、逝日、部隊番號之紀錄管理,以利日後有忠烈遺族前來馬祖查詢尋根。
除了移靈入祀,我們也希望公部門能夠重視馬祖駐軍的歷史保存工作,目前馬祖的軍事遺跡與歷史紀錄有失落的危機,我們希望透過軍方、縣府再次的「軍民合作」共同保存國軍在馬祖列島上的足跡,過去地區曾對歷屆司令官做過口述歷史,這部分我們除了希望能夠繼續深化外,也希望能夠做一些據點營區的故事徵集,透過這些大頭兵的故事,豐富大時代下的馬祖記憶。
阿兵哥是馬祖大家庭的一份子,我們一起經歷過馬祖歲月的點點滴滴,阿兵哥!馬祖感謝有你。
社論/阿兵哥 馬祖感謝有你
- 2018-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