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一些民眾有養狗的習慣,雖然地區治安良好,養狗的功能其實有限,卻因為少數飼主不負責任,犬隻長大不可愛了,就放任狗兒趴趴走,到處翻咬覓食,造成附近環境髒亂及行人、騎士的人身安全威脅,鄉親期盼相關單位能儘快找出有效對策,盡快解決狗追車、咬人的問題,還給遊客鄉親安全無虞的行動空間。
近年南竿野狗或家犬傷人事件持續上演,有多位民眾及旅客遭咬傷,雖然經過治療後並無大礙,但對受害者當事人來說可相當憤怒,因為潛意識之中,民眾都以為犬隻都因為經過人類畜養,應該不會傷人,但不料經過時就不慎遭咬傷,甚至有被追車的不愉快經驗,連帶可能發生的就是因事故受傷的嚴重後果。
首先我們要認知,公家機關對於犬隻追咬路人或騎士的問題,應善盡管理防範之責,應有效避免鄉親遊客遭狗咬傷,這是公共安全的問題,不應僅是民眾自己要注意,這更是政府的職責;除了事後追究責任,我們更應該要在事前多做點來預防。
除了部分未落實圈養的家犬存有危險性,流浪狗的問題也一直無法根本解決,最主要的問題在於遺棄不斷與繁殖不斷;首先在遺棄部分,地區最常棄養動物的就是軍方和短期工人,前者每次部隊移防、併編,這些不在編制內的小狗,就會遭到遺棄,而台灣來馬的工人也喜歡在工地養狗,一方面是因為人在異鄉有伴不覺得無聊,另一方面小狗也有工地夜間警戒的功能,但工程完工之後,工人回台,工地小狗就變成了島上流浪狗。我們期望相關單位加強「狗戶籍」的建置管理,植入晶片追蹤,部隊移防或工程完工畜養之小狗應交由本縣相關單位收容管理,而非讓小狗自生自滅,任意在島上流竄。
我們也體認到,流浪犬的捕捉工作並不容易,捕捉人員接到通報電話後趕到現場常不見野狗蹤跡而無功而返,就算用雞排當誘餌捕捉到流浪狗,但地方部分民眾有愛憐動物之心,不忍被困路邊鐵籠的狗低鳴悲呼,因此常會在捕犬人員巡檢抵達之前就予以開籠放生,使得野犬捕捉工作更為困難。
現在還是旅遊旺季,騎車的散客相當的多,有關單位應該多宣導這些機車騎士要遠避野狗,看到村中的犬隻最好也別靠太近,以免遭到咬傷壞了旅遊興致;至於如何解決不當飼養及野狗問題,相關單位更應拿出有效的鐵腕措施來應對,同時對於流浪狗的議題,也應有完整的配套政策,讓鄉親與旅客能安心的行走、行駛在馬祖道路上。
社論/狗追車咬人問題不解決 鄉親旅客難放心
- 2018-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