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讓后澳成為北竿另一個芹壁

  • 2018-09-08
 文化部為引入民間自發性文化治理力量,在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中推動文化保存文資潛力之老建築保存與再生計畫,縣府文化處依據此計畫爭取為馬祖各島的傳統老屋啟動活化老屋的相關構想,其中北竿部份相中后澳村,這項計畫有機會讓后澳村榮景再現;透過傳統建築的修復再利用,並借鏡芹壁發展的經驗,后澳大可走出一條自己的路,除活化聚落外,更可打造北竿下一個芹壁,成為遊客駐足的新亮點。
 20多年前,北竿芹壁由政府推出第一期的古厝修復委外經營計畫,從此開啟芹壁繁華再現的新契機,如今芹壁不僅是馬祖最具代表的閩東式聚落群,更成為特色民宿必住之地,以及政府成功帶動民間投資的典範。文化處爭取文化部前瞻基礎建設老建築保存再利用計畫,為北竿后澳村提供再發展的機會。后澳村曾是北竿大型村莊之一,早年亦有上百戶人家,目前村內尚有許多老宅年久失修,旅台鄉親對這次的計畫抱以很大期望,若政府提供的補助誘因符合民眾需求,聚落內古厝就能重見陽光。
 文化部老建築保存與再生計畫是以資本門補助為原則,補助項目為規劃設計、建物本體修繕(不含裝潢、新建、改建及擴建,修復過程應紀錄並納入成果報告)、結構檢查及補強、消防設施及各項涉公共安全與結構安全之必要性項目、建築執照、使用執照、保存登記等相關施作必要項目及行政規費、配合修復過程之文史研究調查、文字或影音紀錄,如修復工法、材料及傳統匠師技藝傳承等題材製作。
 修復技術、培力再生及教育推廣類是以經常門補助為原則,補助項目為:老建築保存再生相關媒合平台計畫及老建築修復技術、再生培力及教育推廣活動。其計畫的宗旨是以修繕老建築為主,各界對老建築內部是否應現代化提出不同觀點,我們認為后澳村大可不必仿傚芹壁,可以經由此次的修復補助申請走出不一樣的路,但最終是希望聚落因民間力量的投入,達到像芹壁一樣景氣復甦的目標。
 閩東式傳統聚落內部是否要所謂的RC化,各界看法不一,但必須符合現代生活所需則是一致的目標,芹壁村的古厝修復後期有些變調,曾有專家學者提出警告,我們不希望未來后澳村走同樣的路,因此民眾需要建立共識,特別在修復古厝的過程中找到保存原味又能創新的規劃,結合后澳周邊的地景及村落文化內涵,讓遊客有不一樣的體驗。
 政府的施政最終目的是希望地方有可傳承的產業,進以達到長住馬祖的目標,后澳村應永續經營的角度出發,點線面的串連區內所有老建築,初期可集中小群落做為示範,用整體開發的思考落實建物修繕補助,過程中結合匠師技藝傳承,則未來更可以后澳為中心向外延伸,讓馬祖所有的閩東老建築都能找到重新出發的動力與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