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是人生最大的財富,沒有健康就沒有一切,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而且,健康的國民是國家最大的資產,而國民體能更是國家競爭力的象徵;因此,提升國民體能,鼓勵國民運動與休閒已經成為現代國家重要的課題。而健康就在日常良好的運動中,要擁有健康人生,重要關鍵是要靠自己。
隨著經濟的高度發展,國民的素質及所得也大幅提高,物質生活比以前更富裕,社會上大酌小宴、觥籌交錯的「繁榮景象」比比皆是,甚而暴飲暴食無所節制,在營養過剩又運動不足的情況之下,國民的體重直線上升,但是體能卻是成反比的下降。
要改善生活現狀,增進健康,最為經濟、有效的方法就是養成運動的習慣。適度而規律的運動習慣能增進健康、減少罹病率與死亡率、提升工作效率及生活品質等等益處。再說現代的醫療政策,已經由疾病的醫療照護轉變為預防保健,而運動是其中極為重要的一項課題。
所幸現代人對於健康意識日漸覺醒,運動與休閒觀念也受到普遍的重視,政府也將體育、休閒列為重大的施政項目,積極的推動各項體育活動、興建及充實運動設施、建構優質的運動環境、培訓體育人材,從而提高競技運動實力。
現在的人運動量普遍不足,尤以二十六至四十五歲的工作人口更是嚴重,這些擔負家庭經濟的支柱、社會的中堅每天久坐不動的時間竟高達數個小時,許多人仗著年輕短時間看不出影響,卻極易在步入中年才驚覺未老先衰,許多慢性病及症狀已悄然上身,造成個人及社會的重大損失。
要健康就要運動,日常生活中除了要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也不可缺少運動。除了運動選手外,無論男女均要有適切運動量,有運動才能促進健康,如走路、跑步、舞蹈、游泳、騎腳踏車、跳繩以及選擇有興趣及適合自己體力的運動,每個星期至少做二到三次三十分鐘的運動,就能達到基本保健效果。健康生活的養成,還在習慣的養成及不輟的堅持,為了自身健康,趕快以最簡單的方法多來健身,打造充滿健康活力的人生。
當然,倡導全民運動的目的主要在促進全民的健康,而不是以競賽得獎為目標,希望經由對自己體能狀況的了解,養成適合自己興趣、體能的運動習慣,把靜態的休閒方式走向運動休閒生活,讓運動融入日常生活中。人們的理想生活應該不是大富大貴,錦衣玉食,而是健康、愉快、智慧和希望中度過,才是真正的幸福。
社論/培養運動習慣 打造健康人生
- 2018-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