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毒品防制人人有責

  • 2018-09-12
 藍天碧海的單純小島,近來卻因為大量外來人口的湧入而出現吸毒人口,雖然多數為外來人士,但地區列管個案已達61人,仍然是一個赫然響起的警鐘,正如同過去馬祖夜不閉戶的善良風氣已然不復存在,這是島嶼對外開放不得不面對的現實,但也因此我們必須強化各項防制措施,讓我們的孩子遠離毒品威脅,再次找回無毒福島的美名。
 毒品防制馬祖開始起步,但其實台灣各縣市政府早已如臨大敵,以新北市為例,105年所累計的毒、藥癮列管個案數就多達一萬三千多人,比104年新增六千四百餘人;而新北全市105年不分級毒品查獲件數為一萬零二百五十七人,比104年增加19.5%,這清楚的顯示國內毒品的數量及犯案人口正在急速增加,如果不能有效遏止,嚴重威脅我們下一代的身心健康。
 更另人憂心的是,當毒品犯罪以刻意偽裝成休閒食品,如咖啡包、奶茶、軟糖等的新型態毒品出現時,不但有效引誘少年、學生吸食,更讓未有防備心的年輕人容易誤入歧途,因此對於毒品防制作為其實是與時間競速的護少任務,鬥力更鬥智。
 新北市這幾年在防制毒品的作為上特別積極,去年更結合府內各局處成立毒品防制辦公室,105年10月至106年3月,新北市政府警察局連續獲得警政署「加強查緝新型態毒品計畫」第1、2階段的全國甲組第1名。新型態毒品防制工作從保護少年出發,由教育局(學校)、衛生局、社會局、警察局等單位聯手「以人為本」,針對個案進行輔導處遇,釐清少年的涉毒來源、人際網絡、原生家庭等,力阻少年、學生因一時不慎,從此墮入歧途。這突顯防制少年毒品危害的急迫感,一是青少年若用毒成癮,未來的戒治難度將大幅提高,但未成癮的初犯少年若能及時接受輔導,很有機會再拉回來,顯見時效是關鍵,溯源查緝藥頭因而被新北市警局列為首要重點。
 馬祖警方近來破案多起島內吸毒案,雖多是外來人口,但掐斷吸毒人口以為馬祖好躲藏的幻想,就能有效降低外來吸毒人口心存僥倖來馬的可能性,連江縣警局也配合安居專案,在馬祖執行多項緝毒作為,像是利用大數據找出高風險毒品人口並加強監控,再來是港口周邊加強路檢盤查,不定期執行路檢盤查,清查工寮、大樓及易滋生犯罪場所,當然還有建立友善通報群等。
 根據資料顯示,國內因為毒品案入監者占受刑人比例約為百分之四十九,又因為社會型態的轉變,造成毒品推陳出新,除了傳統大家熟知的品毒品種類外,更有各式新型或混合式毒品的出現,防不勝防,因此除了仰賴警方或主管機關的積極作為外,更有賴馬祖所有鄉親的提高警覺。
 正如同專家所言,少年、學生染毒成因多元,但問題發生模式大多「起因於家庭、顯露於學校、惡化於社會」,少年、學生失足的代價,必然由整體社會承擔,我們必須搶得先機,為少年打造無毒成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