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衛生署長葉金川在《忘齡之島-馬祖躍居台灣平均壽命第1的秘密》一書序寫說,健康靠自己,也就是大醫院可以救你命,但是肯定不會讓你更健康,意指社區健康篩檢計畫做得好,追蹤、預防宣導做得全,才是保健長壽安全網。我們鄉親要善加運用地方預防篩檢資源,照通知及叮嚀方式配合,平日宣導活動及講座,有時間可以參與,對自己及家人健康都是加分。
位居偏鄉的環境,受限主客觀因素,尤其離島很難蓋到或做到像醫學中心的大型醫院,但是在配套及因應措施上努力,在醫療門診如直升機進駐、專科醫師輪駐、遠距影像會診等,同時在預防保健上,如成人健檢、追蹤、治療等是最務實的作法。
追溯民國81年戰地政務終止,馬祖胃癌、肝癌死亡率是全國4-5倍,病例多在4、50歲壯年發生,對家庭社會造成很大衝擊,縣自治後,衛生局成立,劉增應擔任局長列為推動衛生工作最迫切的防治任務之一,在台大流病所教授陳建仁(後曾任衛生署長、現任副總統),引薦國內胃癌專家林肇堂教授、許金川教授(肝臟權威)團隊主導馬祖地區胃、肝癌防治計畫,民國82年開啟了第1波防治初段列車前進馬祖。
第2波馬祖胃、肝癌防治計畫由英國劍橋博士、台大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陳秀熙接續,也是劉增應、李宜家指導教授,在台大醫療團隊無縫接續下,從研究調查、除菌用藥、儀器精密,醫療團隊分析結果,與根除治療前6年相比,馬祖人胃部幽門桿菌帶菌率從原本60%降為10%,甚至比台北市25%帶菌率來的少;另外,胃萎縮發生率降77.2%,胃癌發生率則降低25%,並預估2015年可降50%,降低14%。根據2015年統計,若以人數計算,馬祖的胃癌發生人數從以往每年約5位,曾受篩檢的居民曾連續3年零發生。
20多年來馬祖地區胃、肝癌防治計畫成功,受到國際醫療肯定。馬祖全面篩檢幽門桿菌胃癌防治策略為世界首例,成果發表於國際期刊如Gut、Gastroenterology,因效果卓著,曾受邀於隸屬WHO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發表演說,讓馬祖經驗能到世界胃癌防治有所貢獻。
今年台大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推動開辦1場在馬祖召開國際醫療、公衛論壇-馬祖健康生活精準馬祖健康(MATCH:Matsu Alcohol Tea Coffee Health)生活精準科學國際研討會8月31日、9月1日兩天在馬祖盛大登場,來自美、英、澳、亞及兩岸學者專家、名醫受邀齊聚一堂,共同參與國際性健康預防、長照生活及醫療政策等31場專題演講、主題發表及討論,為馬祖健康醫療史寫下新頁,也為國際化島嶼跨出新里程。同時,連江縣政府與台大公衛學院簽訂合作協議書,雙方交流與合作事項,都為地方公衛增添資源。
社論/馬祖成人健檢成功版本
- 2018-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