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馬祖航站局部擴建有其必要

  • 2018-09-15
 馬祖機場改善擴建已由交通部民航局啟動相關計畫,根據評估,不管是那一座機場要改善擴建,最快需要超過10年時間;民航局針對現有南北竿航空站規劃了局部擴建計畫,卻引來社會不同意見,有人認為現在的局部擴建沒必要,但也有民眾說機場擇一擴建要10年以上時間,難道還要每年30萬人次繼續忍受狹窄擁擠的候機空間。航站局部擴建乃機場擇一擴建之前權宜之策,牽動這10年間馬祖觀光服務品質生民眾生計,改善航站也絕不會淪為所謂的蚊子館。
 在馬祖機場擇一擴建之前現有航站是否應該局部擴建?當然要從效益面來考量。根據民航局統計,106年南竿機場進出旅客達29萬2千人次,北竿機場約9萬人次,這裡面尚不包含利用航站空間做為中午短暫休息的遊客人次,南北竿航站現有空間與使用率確實面臨不對稱狀態,因此才有民航局的局部擴建計劃。其中南竿機場因牽涉到環境影響評估,在過程中有部份學者以未來馬祖要擴建機場為由,提出反對意見,顯然對地區特性了解不足才會有此認知,後來經環評委員現勘後也認為有其擴建必要。
 政府投資公共建設除社會公義面的考量外,效益需求更是重點,馬祖航站早期規劃時並未考量機型加大、班次增多的需求,導致現有空間擁擠,不管是出境還是入境,碰到關場開放時人潮集中更是大大影響旅客服務品質。現有航站空間已然不足,更何況最快明年就可能有第2家航空公司進駐,這都要更大的空間來因應即將到來的需求。馬祖機場擇一擴建非一蹴可幾的大工程,依照國內大型公共建設期程,從方案核定到綜合規劃、環境影響評估、預算編列、細部設計、實質施工等,最快也要10年時間,這10年間馬祖的航空交通仍是對外運輸主力,服務品質提升仍是重要的需要。
 國內「蚊子館」研究權威學者,師大美術系兼任副教授姚瑞中今年再度針對全台蚊子館進行調查出書,累計全台已有近千類似案例,總計耗費政府數千億元的預算;以造價60億元的故宮南院為例,近2年的入館人次大幅下降,最少的時候一天不到300人次,還有國內多座所謂的蚊子機場,不是停航就是一週只飛幾班,相較於台灣諸多蚊子設施,馬祖兩座機場及航站使用率是很高的。
 在觀光發展過程中,機場扮演關鍵角色,以此次日本關西機場受災為例,停飛一週就造成數百億日元的損失。馬祖一縣兩機場是迫於早期交通不便的無奈,如今地方及中央政府對興建南北竿跨海大橋然後機場擇一優化並釋出閒置機場做為招商之用已有高度共識,現在局部擴建航站,未來也能在招商時活化再利用,不致淪為重覆投資的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