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觀光人數持續正成長,今年觀光客可望突破20萬人次。在觀光人潮帶來錢潮的同時,我們要回過頭檢視,隨著遊客越來越多,我們的軟硬體品質是否有持續進步改善?馬祖秋冬旅遊淡季就要到了,趁這段時間趕緊檢視不足地方,為來年觀光旺季做好萬全準備。
提升觀光品質的實質內涵,要比光重視外表來得重要。馬祖特色文化,源遠流長而富內涵,四季分明,每個時節都有不同景緻,了解及善用自身已具有的優勢條件,馬祖更應該有做自己的省思,必須深刻體認馬祖的核心價值所在,了解本身既有的優勢價值,才能建立永續發展的競爭力。
墾丁遊客人數已連續兩年出現負成長,為人詬病的是滿地垃圾、標價不明確的餐飲、一成不變的旅遊方式以及缺乏特色的夜市攤販。在墾管處及各社區努力下,現在這些現象正逐漸改善當中,未來可望重現當年觀光榮景。
馬祖要以墾丁為借鏡,觀光發展不能步入墾丁後塵,馬祖的多元特色是極具觀光潛力的,而目前媒體行銷似乎把焦點全放在「藍眼淚」這3個字上,藍眼淚是商機也可能是危機,今後的行銷重點應是多元而獨特的馬祖,例如:大坵梅花鹿、燕鷗生態、地質公園等,都是極具特色的觀光資源。
「優化觀光,質量並重」才是正確且長遠的觀光發展計畫,觀光推動不只是政府的責任,而是要所有食、宿、行等相關行業都站在同一陣線,共同為觀光發展去努力。過去常有業者間惡性削價競爭,直接影響旅客權益及馬祖整體觀光形象,長久下來,對馬祖觀光造成負面且巨大的影響,業者要以客人感受為第一優先,不能只想著只賺觀光客一次的錢,改變觀念才能提升水準。
平心而論,馬祖觀光發展仍有許多不足之處,公部門、民間應積極面對接踵而來的問題,景點建設除了要力求保留馬祖原味之外,在既有的良好基礎上,培育人民溫暖且友善的氣質,讓遊客深刻感受到馬祖濃郁善良人情,相信口碑相傳的力量,將源源不絕吸引觀光客來到馬祖。
脫離戰地政務以後,馬祖未來發展已經離不開觀光,要推觀光,就不能抱著遊客反正只來一次的心態。細水才能長流,眼光放遠,將整體軟硬體做大幅的提升,建立好口碑,才能賺更多各地觀光客的錢,馬祖觀光產業要把格局做大、全力提升服務品質,才是可長可久之道。
社論/提升觀光內涵 永續經營馬祖旅遊
- 2018-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