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議長張永江與北竿議員周瑞國聯袂拜訪台電馬祖區處爭取北竿兩處電力地下化落實,事實上除了北竿之外,地區其它鄉島仍有少數的電桿未下地,台電應將馬祖電力地下化列為持續推動政策,協助馬祖走完電力地下化最後一哩路,讓馬祖全區景觀因地下化而改善,電力供應因地下化而更穩定。
馬祖各島過去數年由台電投入不少經費進行電力地下化工程,各島電桿林立的景象有了大幅改善,也減免許多天災或人為因素造成的外線故障事件,用電的品質也更加穩定,然近年因為台電方面預算緊縮,地下化的腳步也跟著調整變慢。根據統計,馬祖區處在各島的電力地下化完成近九成,加上一些新開發的聚落未能及時下地,而這些地方所需的經費相對不多,只要台電願意,馬祖很容易成為全國沒電桿的示範區。
電力地下化與發展觀光是有極大關連,因此在地方各界要求及台電努力下,現在各島主要幹道都已不見電桿林立,雖然電桿被認為是一種必要之惡,但若能配合地區道路整翻修,把能夠下地的都下地,少了電桿讓整體視野更加遼闊,對於觀光發展應是正面。早年馬祖道路的各種立桿參差不齊,電桿佔大宗,如今在電力大量下地後,剩下的還有路燈、號誌、路標等等,政府應重新檢視所有立桿的必要性,推動共桿計畫,讓自然景觀儘可能回復。大幅減少路面所立不必要的各種桿子,景觀自然升級。
電力地下化除了有助於整體景觀改善之外,對於穩定供電品質也有積極功能,近年來馬祖地區因為自然災害而造成停電的機率已大幅降低,但仍有因雷擊等因素而無預警斷電事件;其次是馬祖屬海島地形,裸露在外的電氣設備容易受鹽害而故障,下地工作對穩定供電及電氣妥善率有極大助益,也有助於外線人員在緊急搶修時工作安全的提升。
非核家園及綠色能源議題在全台吵的沸沸揚揚,而經費短缺卻是目前馬祖電力下地未能竟全功的最大問題,但與台電的整體預算相比,馬祖電力地下化最後一段路所需經費是九牛一毛,造就一個全國電力地下化示範區的效益不是金錢所能比擬。從戰地政務走到地方自治,馬祖的水電交通基礎建設所需經費幾乎全部來自中央,其中台電與中華電信可以說是不惜成本投資基礎建設,全島軍民都享受到電力、電信服務品質改善的成果,接下來不僅只要滿足在地軍民的需求,更要著眼於觀光與景觀的需求,讓電桿消失,景觀就能大幅提升,為馬祖塑造另一個傲人的特色。
社論/讓電力地下化成果成為模範
- 2018-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