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抗老防衰弱的健康幸福城市

  • 2018-10-31
 國內康健雜誌連續19年進行健康城市大調查,今年以抗老防衰弱為主題,連江縣在離島三縣組中拔得頭籌,無論是基本需求面、加碼服務面向或是居民健康現況,都在三個縣市中表現最佳,雖然相距首善之都的台北、新北仍有努力空間,但不諱言我們一年比一年更好。
 宜居城市必須讓人住得安心、住得健康,馬祖在地理環境上得天獨厚,我們擁有最純粹乾淨的環境,連續幾年的健康城市調查,馬祖不管在遠離慢性病、好走路的環境、安心養老,或是今年的抗衰老主題上,都能在離島縣市中異軍突起,跟六都及其他縣市並駕齊驅。
 康健今年的健康城市調查,聚焦在抗衰老主題上,參考世界衛生組織多個典範城市的測量方式,衰弱雖不是一種病,卻是身體功能逐步衰退的警示,專家證實一旦衰弱,將來需要靠人照顧的失能風險高出近五倍。不過衰老導致失能,對台灣人是相對陌生的新觀念,因此對老人的照顧還停留在失能長照政策上,但國家衛生研究院的研究早已指出,台灣六十五歲以上老人,每十八人中就有一人有衰弱症,像是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都是衰弱前期的警示,不過相較失能,衰弱是可以反轉為健康的狀態,因此值得我們付出更多的努力。
 抗老防衰弱的城市調查,分為三個面向,第一個面向是透過平均壽命、肥胖、吸菸率和運動人口等指標,勾勒居民健康樣貌,但不納入計分,馬祖在規律運動、吸菸率上都優於其他離島縣市,肥胖比率25.8也是全國最低。納入計分排名的第二面向是有沒有滿足居民抗老防衰弱的基本需求,如空氣品質、鋪設人行道、提供免費健檢等;第三面向則是在做好基本需求後,是否加碼提供更多的抗衰弱措施。
 新北市今年表現不俗,在腹地廣闊、人口眾多的情況下,拿下六都組的冠軍,百分之三十五的規律運動人口,除了歸功於普設於各區的運動中心外,這幾年為協助市民養成運動好習慣的新北動健康計畫,也開始讓人民有感。其他城市的亮麗表現,包括台中有鋪設人行道的道路長度最長,基隆市在空氣品質、交通事故率等的環境指標表現不俗;嘉義市則在健檢、疫苗等公共衛生指標取得第一。
 國內健康城市聯盟秘書長郭憲文則在訪談中提到,台灣仍缺乏大願景,各縣市幾乎都是各自努力,並沒有聚焦特定目標,政策仍偏重醫療,預防投資做得較少,但其實應該同步串起預防措施及醫療保健,讓國民餘命慢慢延長,前端預防做得好,後端長照負擔自然就會降低很多,健康的老化、開心的養老正是宜居城市的重要目標之一。
 有前瞻眼光的城市治理者,會利用公共建設及施政作為,有效的營造健康老化的環境,國際上已經有許多城市開始各項促進健康的作為,像是建設無障礙住宅,要求新建的住宅都必須符合標準,英國海德公園就打造倫敦第一座熟齡遊樂場,擺放各種低衝擊的健身器材,有助長者鍛鍊肌肉,改善身體協調及平衡。其他還有設計便利順暢的大眾交通環境、打造舒適步行空間,在哥倫比亞甚至有週末無車日,封閉道路廣場成為老人小孩的活動廣場,讓市民願意上街散步。
 台灣的人口老齡化來得又快又急,各縣市打造抗衰老的健康環境刻不容緩,抗衰老是一個目標,並不是單一部門可以獨力完成,而是衛生、文化、社福、環保、建設等的總體成果,健康幸福城市指的是一輩子健康有活力,且抱持生活意義,過著豐富幸福的生活,馬祖已經站在非常有利的基礎上,繼續朝向這個目標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