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檢討再出發 擦亮「馬祖馬」招牌

  • 2018-11-29
 這個月初,馬祖國際馬拉松順利完賽。賽事來到第四屆,在縣府團隊、國軍、鄉親全力支持下,外界對比賽的評價一次比一次進步,參賽人數創新高,也成為運動發展的新里程碑,但是這還不夠,我們期待未來賽事更加盛大且國際化,將馬拉松營造出全縣盛事的熱鬧氣氛。
 全世界每年數千場馬拉松,如何在其中脫穎而出,吸引眾人參賽,打造「特色」是唯一辦法。馬拉松檢討會剛結束,主辦單位指出成長的地方,困難的賽道搭配獨一無二的戰地特色,成功營造馬祖馬特色形象,也吸引眾多好手前來挑戰。
 馬祖國際馬拉松成立的初衷,是為了招攬國際旅客,透過運動觀光讓旅遊淡季的馬祖多一個行銷的機會。綜觀這次活動,總計2500位外地選手,每位選手包含機票、食宿等旅遊花費,整個活動經濟效益預估4、5千萬元,堪稱馬祖目前最成功的大型活動。
 因此,活動不僅僅只是政府的事,馬祖馬之所以受人歡迎,很大一部分歸功於社區參與,學校機關、國軍、社協等團體組成的加油團,讓跑者感受到地區的熱情,一場有溫度的賽事,更能感動大家,經過多年的經營,這樣的口碑就是一場成功的活動。
 「交通一直是離島賽事最大障礙」,不可否認比賽仍有不足之處,交通問題是活動是否順利的最大關鍵,部分選手擔心來回交通的不穩定性,也是這次檢討會中重點之一,相關單位在下一屆可以提前釋放交通訊息並隨時更新,讓有意願參賽的民眾都能放心參加。
 這次活動可惜地區商家參與度不夠熱絡,如地區餐飲、土特產業者,若能提供選手部分優惠,讓選手來到馬祖感受到光榮感,商家也能更有參與感。政府帶來了人潮,地區商家賺錢笑瞇瞇之餘,也能想想能為活動付出,這是地區盛事,有了大家熱情參與,更能讓活動成功圓滿。
 馬祖要辦一場盛大的運動賽事相當不容易,光是人力動員,幾乎所有單位總動員,交通、食宿、醫療等每一個細節都馬虎不得,每一位參與其中的軍民都是不可或缺的背後重要推手,需要改進的地方,主辦單位都要詳細記錄檢討,做為北竿超馬、鐵人三項等運動賽事的重要指標,透過不斷修正改善,參賽者肯定能看見所有人的用心,在馬祖留下感動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