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公民投票的民主省思

  • 2018-11-30
 伴隨5合1大選進行的10項公民投票,在鄉親投下神聖的一票後畫上完美的句點,對於過程與結果,雖不盡如人人滿意,但卻也為馬祖地區上了一堂寶貴與難得的民主課程,全民都是贏家。
 藉由公投,落實主權在民。在過去戰地政務時期,一切的政策研擬與地方發展,均由政府單一評價,掌理所有面向,統治的合法性建立在政府的運籌帷幄,人民的角色只是地方居民,無任何置喙空間與權利。隨著這次公民投票的舉辦,讓鄉親真正有當家做自己主人,得以用自己手中的一票參與國家的未來,共商公共事務發展,馬祖鄉親應以為榮,珍惜這進步的轉捩點。
 藉由公投,激發網絡治理。在過去長期的對話與討論,使許多鄉親得知,博弈觀光所衍發的利害關係人匪淺,單賴政府無法克竟全功,尚須由鄉親、社區成員、非營利團體、廠商等共同協力合作方得有理想的選案與配套產出,意識到了公共政策的形成與制定並非易事,所涉及到的關係網絡多樣且複雜,包含從最嚴謹的「政策社群網絡」到結構最鬆散的「議題網絡」,均富有不同的倡議聯盟,在講求公民治理的當今,無任一方能主宰所有議題,象徵著多元社會的到來。
 藉由公投,開啟政策論辯。早先,在傳統治理的時代,鄉親的角色只是「選民」,但由於對民主的涉獵有限,多為投票部隊的象徵;而後,在新公共管理的治理典範下,鄉親立足點轉為「顧客」,使政府以顧客導向為基準,透過行銷方式讓百姓接受選案,並獲得支持。然而,在當今公共參與治理典範下,鄉親的角色轉為「公民」,不再只是被動的灌輸與選擇,而是具有表達意見的獨立參與者。經由這次的公投討論過程,使得公共政策的辯論在第一部門、第二部門、第三部門的協助與互動下,打開了空前的契機,不再單純只是居於順民的角色,讓外界知道,馬祖鄉親是有主見、是能當家作主的。
 藉由公投,開啟新公共服務。在公民治理大纛下,透由這次的公投政策運作過程中,不難發現Robert B. Denhardt夫婦所提出的「新公共服務」精神已逐步展開。首先,政府的角色係在協助鄉親進行公共決策,而非主宰導航;其次,公投的利基點為促發發展的公共利益,非追求一己之私;再次,由於公投的結果是鄉親共同之決策,不論是臧是否,最終要由全體人民共同承擔,相對的,課責對象也趨於模糊與多元,究竟要向誰問責,誠如行政學者Robert Behn所言:「向每一個人!」
 這次的公投,引發各界矚目,在於鄉親得以透過選票來針對政策進行創制與複決,儘管是堪稱「史上最崩潰」選務作業,但對於民主治理再造有著深厚的資訊與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