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馬祖看似平常的平價海鮮淡菜,近日在海大研究團隊公布對身體有某種有益成份之後,馬祖淡菜一下子聲名大噪,最近不少養殖供貨商接到台灣的詢問電話,可以預期明年的淡菜銷售量會爆增。除了外銷的量可能成長外,淡菜可以成為馬祖旅遊特色餐,甚至在馬祖可以規劃推出淡菜主題餐廳,經由團餐消費讓豐富多元的淡菜料理為馬祖觀光再加分。
旅遊的主角便是交通食宿,其中在餐飲部份每一個景區無不標榜在地風味餐,此時當地特產成為最重要的食材,馬祖的春夏秋是遊客旺季,而此時也正是淡菜肥美季節,只是過去大部份餐廳對淡菜料理並沒有多加著墨,都是以最簡單的蒸煮為主,觀光客走遍四鄉五島吃的都是一樣的淡菜料理,吃到後面可能會吃怕了。
讓淡菜成為馬祖的美食代名詞,正如同到台北萬里吃螃蟹、到澎湖吃小卷、到夜市吃小吃一樣,來馬祖就是要吃淡菜。
在歐洲荷蘭、比利時年年都推淡菜節,吸引無數吃貨前往一飽口福,透過各種不同的淡菜料理讓遊客有更多口味的選擇,未來可以喊出吃淡菜不必到歐洲,來馬祖就能享受各式淡菜料理,如此經由口碑慢慢建立品牌,對未來地區淡菜產業將奠定永久發展的利基。淡菜是好東西,這一點已經不容質疑,現在又有了科學研究的佐證,讓消費者更有信心,政府在輔導漁民相關產業時務必堅守品質,永續產業鏈才能建立。
馬祖淡菜之所以好吃,這與列島所在位置有極大關連,這是我們得天獨厚之處,隨著養殖科技進步以及機械化時代來臨,馬祖海域可以生產更多優質的淡菜產品。在貨源充足的前提下,淡菜可以成為隨手可得的在地食材,料理的方式更可以千變萬化。多年前北竿鄉公所曾在夏天推出淡菜季活動,只可惜活動只有辦幾場,沒能讓所有到訪的遊客都能品嚐淡菜的多種料理。近年來政府為推廣淡菜,也曾舉辦多次的淡菜創意料理研習,期待辦活動的內容能真正落實到遊客的餐飲服務之上,民間餐飲業可以開始動腦筋,如何運用多元淡菜特色料理,讓所有遊客對淡菜留下深刻又美好的印象。
餐飲服務在旅遊行程中佔重要地位,不可否認,現階段所謂的馬祖風味團餐並沒有太多在地食材及料理呈現,遊客3天2夜行程中,若至少有一餐能吃到全桌都是多元淡菜料理,不也是一種特色的體驗。推廣淡菜產業不僅只是重外銷,內需市場更兼具宣傳與廣告之效,親身體驗加上口耳相傳,馬祖淡菜就能一路長紅,也讓淡菜養殖產業永續經營。
社論/開發馬祖淡菜新菜單
- 2018-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