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念琴日前參加2018世界女子拳擊錦標賽(Women's World Boxing Championship),擊敗多位拳擊高手,勇奪69公斤量級金牌,世界女子拳擊錦標賽是國際拳壇僅次於奧運的最高等級賽事,陳念琴曾在馬祖就讀幼稚園、小學及國中,陳念琴的優異表現,鄉親們都同感與有榮焉。
拳擊運動分為業餘拳擊和職業拳擊兩大體系,未來不論陳念琴選擇那一條路,希望公部門都能給予支持,做陳念琴拳擊生涯發展的堅強後盾。如果是業餘拳擊這條路,我們可以聘請陳念琴回馬祖教學,期間如果陳念琴仍願意參加全運會、亞運會、奧運會等比賽,我們應該在訓練設備、差假、陪練部分全力支持,並爭取中央補助投入相關訓練與比賽。
目前台灣各縣市大多訂有優秀運動員出國比賽的相關補助要點,如苗栗縣訂有「苗栗縣優秀運動員及學藝選手出國經費補助要點」、嘉義市訂有「嘉義市體育團隊及優秀運動員出國比賽活動經費補助要點」、桃園市訂有「桃園市優秀體育選手出國經費補助實施要點」等,希望本縣也能早日訂定相關出國參賽補助要點,為馬祖培養更多的未來陳念琴。
如果陳念琴未來選擇另一條職業拳擊的人生道路,公部門也應該適時給予協助。業餘拳擊和職業拳擊兩大體系過去壁壘分明,奧運是業餘拳擊的最高殿堂,奧運委員會之前不准職業拳擊手參加奧運,近年國際拳擊總會(AIBA)特別修改佩戴頭盔與計分等規定,為奧運引入職業拳手鋪路,在2016年里約奧運終於首次開放職業拳手參賽。但是,過去是奧運禁止職業選手參與,而現在則是職業拳擊抵制奧運,較具影響力的職業組織如IBF與WBC都禁止旗下簽約拳手參加奧運,違規參加奧運的職業拳手將會被扣積分、取消冠軍頭銜或受禁賽2年的處分。
職業拳擊系統在歐美國家發展歷史悠久、商業市場完善、社會影響廣大,目前國際主要的職業拳擊組織包括WBO(世界拳擊組織)、WBA(世界拳擊協會)、WBC(世界拳擊理事會)、IBF(國際拳擊聯合會)、WPBF(世界職業拳擊聯合會)等。在美國,職業拳擊是NBA之外最賺錢的職業運動,以2015年美國拳王梅威瑟(Mayweather)與菲律賓國民英雄帕奎奧(Pacquiao)的WBO次中量級拳王寶座比賽為例,該場世紀對決包括電視轉播及門票等總收入約高達6億美元(約台幣180億),根據法新社報導,比賽勝出的梅威瑟分紅約2億美元(約台幣60億),而敗陣的帕奎奧則分紅約1億美元左右(約台幣30億),頂尖職業拳賽的單場獎金之高,令人咋舌。
和職業拳賽不同,奧運賽就算打得頭破血流,奧運冠軍的出場費和分紅獎金仍是零。過去禁止職業選手參加奧運的年代,仍有一些高水準的拳手願意留在奧運體系,原因是為了國家的榮耀。斯蒂文森(Stevenson)是古巴的傳奇拳擊手,他曾獲得三面奧運拳擊金牌,為了國家的榮譽他放棄參加職業拳賽,曾有人以100萬美金誘使斯蒂文森離開業餘身分,和職業拳賽拳王阿里(Ali)一決高下,但斯蒂文森當時回應了一句名言「100萬美元怎能與1000萬古巴人的榮耀相比」!
陳念琴下一個目標就是2020東京奧運,如果能在奧運拿下好成績,將可以以此成績找尋專業運動經紀人,如果能登上四大世界頂尖職業拳擊組織的競技台,將是陳念琴的拳擊運動生涯發展的另一個新境界,這將是我國女子拳擊運動史上從沒有人走過的路。
如果陳念琴想走職業拳擊這條路,美國是全球拳擊運動的中心,最大的市場,並且有最好的訓練環境,公部門可以思考如何幫助陳念琴到美國發展,期待有一天能在電視轉播上看到陳念琴在四大職業拳賽中亮相,讓全世界的觀眾看到我國的拳擊實力。
未來馬祖像陳念琴這樣的國際級運動員可能還會再出現,在我國運動市場不健全、培訓體系不完整的情形下,地方公部門應該要做得更多,當馬祖運動員的後盾,讓他們無後顧之憂,讓他們能在國際比賽中發光發熱,讓世界看見馬祖。
社論/敢於重拳出擊 敢於追求夢想
- 2018-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