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低溫 心血管患者保暖、服藥、運動、輕食

  • 2018-12-13
 氣溫跟滑溜梯一樣,生活在馬祖,雖然我們習慣適應冷天,但海島寒風刺骨,血管收縮大,大家要做好保暖,高血壓要定時服藥,保暖、運動、輕食,以免發生遺憾。
 肥胖、高血壓、工作壓力大、生活不正常等問題,都是中風的高危險因子,若加上天氣寒冷,血壓一上升就容易導致中風。天氣變冷時,不論是心肌梗塞、心臟衰竭、猝死等心臟疾病的發生率都大大提高。
 根據最新統計數字,腦血管、心臟疾病高居國人十大死因前面,高血壓疾病也列第9,可見心血管疾病對國人的健康威脅。調查也發現,國內60歲以上老人,幾乎半數的血壓都超過正常值。
 50歲到60歲是出血性腦中風最容易發生的年齡,而這些突然發生的出血性腦中風與高血壓有關,65歲以上的老人,則比較容易發生梗塞性腦中風。血壓可說是引發腦中風最重要的危險因子,而國內民眾30歲到40歲左右,有極高比例的人,因肥胖與缺乏運動等因素,逐漸有高血壓的現象。腦中風威脅顯然不容忽視,不僅會造成個人身不由己的後遺症,對家人也會造成沈重負擔,因此,預防腦中風,是維護健康的第一步。
 冬季是腦出血好發的季節,因此注意保持身體溫暖很重要的,尤其是遇到氣溫偏低、室內外溫差大的狀況,外出時,一定要做好保暖的準備,以免突然遇冷、血管急遽收縮,造成血壓突然的升高。65歲以上有高血壓的老人,心臟血管變化較不穩定,碰到天冷,血管收縮會促使血壓升高,容易引發心臟病發作;同時,身體為了要抵禦寒冷,必須增加熱能,這將增加心臟負擔而提高心肌梗塞發作的機率,尤其是周邊血液循環較差的老人家,特別容易感覺不適,引起心律不整的機率也大大升高。
 此外,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的患者,本身血管因疾病關係,彈性會比較差,面對溫度的改變,血管收縮、擴張的調節能力也不好,所以,原本就有高血壓或糖尿病的患者,如果未控制好,就可能會因血管收縮導致冠狀動脈阻塞,而引發心肌梗塞,或是腦部血管阻塞引發腦中風。而且,冬天飲食油脂攝取多,蔬菜水果攝取較少,加上天氣冷、活動量低,體內好的膽固醇下降、壞的膽固醇增加,更加速了血管硬化的機率,使心血管疾病發作的機率大為提升。